探讨教育浅析“自由式教育”和“强迫式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5734 浏览:157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尽情发挥,而不是采用一种强迫式的教育方式,那么教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孩子的生活中,有很多的雕刻家:老师、家长、伙伴、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等,最重要的是孩子自身。孩子本身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我们就应该根据这块石头的特质来雕刻不同的艺术品。
关键词:自由式教育;强迫式教育;杜郎口教育模式
1992-7711(2013)19-023-1
为了说明教学的一个原则,我以陶行知的一则小故事为例,这则小故事也许会告诉我们一些东西: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公鸡只叫不吃。他又搬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退后,公鸡自己就吃了起来。
陶行知先生这才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输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摘自《陶行知的故事》)

一、强迫式教育分析

1.“强迫式教育”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心理

孩子都有一种爱屋及乌的思想。一个学生如若喜欢这门学科,也肯定会喜欢任教这门学科的老师;反过来说,如若他喜欢这个老师,那么他也必然会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这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的。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这种“强迫性教育”表现得很明显的话,不管学生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就一味逼迫他们去做,天长日久,这些学生肯定就会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产生压抑感,面对老师会有一种畏惧心理。我们不得不承认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代沟,“代沟之所以产生是一位缺少沟通。”这是一条真理,因为时代不同,所以观念不同;因为观念不同,所以心态不同;因为心态不同,所以行为不同;因为行为不同,所以产生矛盾。我们要学会沟通,当然沟通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落地生根的观念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我们需要长时间的暗示,为什么要暗示?因为摊到表面上来讲说不定容易加深矛盾,但切记,语气不要过激。如果没有沟通的耐心,或无法进行沟通,那也只能是任由现在的局面存在。

2.“强迫式教育”会致使学生厌学情绪较明显,易产生逆反心理

事实证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一种“自由式”,一种“强迫式”。“自由式”的教育方式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给自足,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住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发挥;用各种形式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吸收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是相对应的,而不是相对立的;相反,“强迫式”的学习方式只会让学生按部就班,缺少学生自身的主见,在学习中永远是一个服从的角色。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越来越逆反这种固定的学习方式,不愿意去接受新的知识,就会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强迫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强迫症”的出现

这里所谓的强迫症当然不是医学上源于:论文大纲www.618jyw.com
所说那种病态心理。而是指,一部分学生长期在老师或者是家长的强迫式的教育下学习与生活,致使在他自己的思想中,就没有“主动”这个词的出现。我以前遇到过一个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什么都不愿意做,在家里就是想看电视,玩游戏,于是他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学习,试着做家务等等,在母亲的絮絮叨叨下,在父亲的“林弹雨”下,他也在做,但都是被迫,一旦哪一天父母没有督促,那么还是照常什么都不做。我们可以自我分析一下我们班级中是否有这样的孩子。因为长时间的“不愿意”,但又是长时间的“不得不”,他的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孤僻,学习也是不进反退,让人担忧。

二、自由式教学的思考

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主张孩子的自由式教育,极力反对“强迫式教育”。虽然他主张的“培养自然的人”一说法不被世人所肯定,但是他所主张的“自由式教育”在现在的教育世界中却仍有举足轻重的效果。在“自由式教育”的氛围中,我们的学生得以自我解放,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众所周知的“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就给了我们一个很有示范性的例子。在杜郎口中学,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达欲,都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都愿意成为主角,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表达的场景与舞台。他们的意愿是“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他们的格言是“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观。非常明显,这种学习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要远远比在强迫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孩子要优秀得多、快乐得多。
对于孩子们来说,特别是小学生,懵懂无知、天真活泼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孩子就像一块块顽石,要把这些顽石雕刻成一个个完美的艺术品,需要的是能发现这块石头优点的雕刻家。在孩子的生活中,有很多的雕刻家:老师、家长、伙伴、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等,最重要的是孩子自身。孩子本身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我们就应该根据这块石头的特质来确定把其雕刻成何种艺术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