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效也谈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11222 浏览:454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一堂历史课究竟怎样上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问题,也是工作难点。“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静下心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主观能动性高效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这就限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而以教师为主体。凡是被动接受的事情,势必大打折扣,相反,若是主动去做一件事情,自己会有极大的兴趣,就会事半功倍。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新课标下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1.改变课堂教学程式,促使学生自主参与,掌握创造的动机。

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加强学生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在唤醒其自主意识时,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的见解(观点、结论)提出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挖掘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性思维的策源地。

2.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摩擦中自省自悟。

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探索之误。无错无以自悟和更新,这些思维的“黑匣子”,正是打开创造大门的金钥匙。教师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的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而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考,认清错源,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使其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使学生自悟,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如果学生的创意思维超过了教师,教师更应虚怀若谷、积极鼓励,促使学生的思维日趋成熟。

3.努力创造课堂教学美。

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历史课堂教学应追求德、智、美三大目标功能,创造课堂教学美。首先,在上课前几分钟,教师应调整自己的情绪,进入教学状态。由于每个教师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难免有各种喜怒哀乐的事情,因此我们应按职业的要求,摒弃各种杂念,以一种健康、饱满的工作热情走进教室,开好一节课的头。其次,应仪态端庄,服饰得体,语言亲切随和,并具有一定的张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增强教师的影响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还要以娴熟的专业知识和职能技巧组织好课堂教学。课后要及时总结,对已完成的一堂课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如某个问题的考虑欠成熟,或多媒体运用得不当等。教师要牢记,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砺,才有闪光的时刻。

4.树立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

对历史教材的专业性把握,应本着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切忌讲假话,讲大话,讲空话。一切真的、善的都是美的,历史学如果不真实,也就不存在美,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当代社会正进入信息时代,学生的历史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并且和教师处在同一个平台。心理学研究证明,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成人感特别强,逆反心理也强。一旦假话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后果是严重的。那样我们将失去对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失去对他们正确价值观培养的最佳时期。

5.教学科研相得益彰。

科研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同时具备教研水平和科研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从事一些教育科研活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提高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唐代杰出的史学家刘知几提出史学修养的标准是才、学、识三长,清代章学诚又加之以德。才、学、识、德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品质。

6.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

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如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通过综合编排处理,不仅扩大了学习容量,节省了时间,还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了生动的历史场景、鲜活的历史人物、复杂的历史事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具体的、直观的感性材料。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比较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购买了相应的教学软件制作课件,以便应用于教学。但是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时,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概否定。因为传统教学手段有自身的长处,更有多媒体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学中应将两种教学手段的结合,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我们反对“计算机中心论”,因为任何计算机或教学软件都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都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中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课堂。因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不是不需要教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新课标下,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我们要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着手,既要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又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不能局限于熟练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而是要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正确指导学生吸收课本之外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