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产学研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式有着不足及策略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20359 浏览:859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然而,随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逐步开展,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却愈加凸显,针对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对策。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创新带动科研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促进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发展。近年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合作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全国已有几百所高校与企业进行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总体来看,产学研合作教育仍然处于低层次间断式教学,没有形成长期的、深层次、全方位的有效运行机制。
一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传统精英教育观念的制约
我国是一个以精英教育为传统理念的国家,受以往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产学研教育也力主采用精英教育模式,以培养精英为崇高使命。虽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推动,我国也开始努力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然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却又阻碍着我国教育的进步和腾飞,影响了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的发展,制约了我国多类型,多层次,全方位人才模式的培养,从而限制了人才培养策略的有效实施。
2人才培养模式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对于科技和知识的依赖程度也日趋加深。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之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很多企业对劳动力的管理只是基于传统模式,很难根据实际需求对劳动力进行合理高效的使用。这一方面限制了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收,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企业对于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说,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所起的影响是极为不利的。
3课程设置不合理,品牌专业打造意识较弱
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方面,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没有立足于本校的基础,有针对性的开设专业,打造品牌专业。这不利于培养专业人才,往往使得培养的人才的专业能力过于相近或者毫无特色可言,与用人单位的人才缺口不相匹配,造成人才闲置或人才外流,这与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宗旨是不相吻合的。
4教学督导制度不够健全
很多高校在实行产学研之后,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环节有所增加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够全面、不够科学等问题。由于企业对学校督导工作的参与较少,尤其是在实习等环节缺乏有效的教学督查,对于教学过程督查不到位,从而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较低,教学管理不到位,实习监管不严,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课程仅仅局限于特定的显性课程,对于隐性课程缺乏及时有效的督导,从而使得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
5教学方法单

一、偏重于理论教学

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部分高校在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教学方法单一,缺少行之有效的举措;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我们需要的是一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所培养的新人,需要的是一大批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的优质人才。教学方法单一,则很难培养出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型社会所需人才。
6高校教师思想观念更新较慢,功利性思想严重
目前,高校的教师大多把精力投放到教学上,把自己的思想封闭于固定有限的空间,既不太重视关注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忽视了和社会的交往。多数教师功利化思想比较严重,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不纯,往往是为了评定职称,应付年度考核而进行的,而不是为了切实解决行业存在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一方面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间接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原来的内部动机转变为外部动机。
二解决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对策
各高校想要调整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全面有序发展,应从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出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学研合作道路,而不是照搬、模仿重点大学或其他学校的结合模式,切实采取有效举措来整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其在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应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入手来进行分析。
1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普及,精英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宗旨应该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只是某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已经越来越不顺应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和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人才规模也是格格不入的。身为高校的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全面育人观,坚定自己的教育信仰,尊重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名学生,真的以育人为乐趣。
2政府应加大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扶持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并不完全成熟的条件下,政府的引导扶持,对其良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应该对产学研教育由形式上的扶持转为内涵上的帮扶,保障学校在市场中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增大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中的自主权,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等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创造更为便利和良好的条件。
3优化学科设置,打造特色专业
我国的各地高校应该着力于对行业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查,着眼于本学校的固有特色和基础,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设置本校的专业课程。例如设计培养方案,我们首先应该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体现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专业的特点;其次,以加强基础为目标,尽可能设置有效夯实基础的课程;再次,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的打造方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真正的突出本校的亮点,实现产学研教育培养人才的宗旨。 4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
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督导机制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和咨询作用,满足院校全面监控教学过程,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需要。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制订教学督导章程,明确它的性质、任务、职责;二是根据教学督导章程的要求,设置教学督导机构,确定它在院校的地位,聘请高素质的教学督导员;三是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熟悉教学规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知道本院校的专业设置、实践训练体系,培养和提高教学督导员综合素质;四是根据本院校教学实际,制订学期教学督导计划,确定督导重点,引进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先进理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对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强化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主动性与开创性,提高教学效绩。
5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不同领域或者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往往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不应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方法。尤其是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相关高校,教师更应该积极主动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应墨守陈规,闭门造车。在教学环节上,应该强化实践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教学,不应该仅仅偏重于理论的传授,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不断的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增加校外实训和实习环节,切实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目前许多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加薪而科研,而非为了科研而科研,功利化思想严重,这对人才的培样是有不利影响的。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应该对教师悉心关怀学生及有高度敬业精神加以表扬并传承,有效的培训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特别是在创新精神和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二是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教师正确应对教学和社会发展新形势、从容解答新问题。三是加强校本培训,通过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四是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通过科研引领教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尽快走出低谷。
总之,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结合,逐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各高校应该立足经济的发展,着重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突破,有组织地进行科研,切实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把握机遇,赢得发展主动权,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吴丽华.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的思路与对策浅析[J].老区建设,2009(12):13-14.
袁赞礼,林建成.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0(11):237-242.
[3]仲伟俊,梅姝娥,谢园园.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8):174-181.
[4]于泓,常辽华,郁道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3(7):63-64.
[5]周伟,李全生.试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2(6):62-63.
[6]郭广生.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1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