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实施相关

更新时间:2024-02-01 点赞:7353 浏览:213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特点是企业参与了育人的全过程,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现了知识教育与能力、素质训练的同步性,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进展。“2+1”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的实施体现了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收到了校、企、生三赢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办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技能型人才,它注重培养学生技术运用能力、实践操作技能,而传授论述知识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现技术。高职院校能否形成特点,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方式是否具有特点,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运用性人才。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教学论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运用探讨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与进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革新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目前职业教育倍受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理由。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内涵及特点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满足企业需要,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零对接”的运用性人才培养方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体现了新时期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方式的要求,是职业教育本质特点要求的必定教育论文结果;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优势;是职业人才培养最经济最合理的方式;是通过教育扶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社会共享的优势,实现相互参与、合作服务,分享成果,使职业人才培养更具有开放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上:

1.1 学习与工作结合。

体现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习、培训过程与工作岗位结合,构建“边工作边学习,为工作而学习”的培养方式,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后,安排1-2个学期直接到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

1.2 学校与企业结合。

校企合作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学校和企业双方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并提供一部分双师型师资,并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优秀毕业生毕业后直接由企业聘用的人才培养方式。

1.3 双证结合。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获得的同时,必须通过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系统衔接起来,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工作岗位最新的工艺和技能,将其贯穿于学历教育的全过程,以此来组织教学内容和课程系统。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呈现出的特点是:企业参与了育人的全过程;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现了知识教育与能力、素质训练的同步性;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进展。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实施

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工学结合采取的形式和策略教学论文不同,学校与企业结合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同。多年来,我院一直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方面进行着探讨和实践,学院自升格以来,已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1 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为了保证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与社会经济进展的走向、行业进展的走势相一致,学院邀请企业、行业及高校的专家与校内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为学院提供市场需求预测、人才需求信息和技术进展信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式的论证、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如毕业生就业岗位与岗位所需职业能力浅析;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系统构建;课程设置与岗位技能训练项目的确定等。直接或间接参与专业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为学生开设新技术新工艺讲座,为学生参加岗位见习和顶岗实习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在教学内容的调整,特别是在实验实习条件的改善、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2 实行“2+1”人才培养方式。

“2+1”人才培养方式是指学生2年在校学习,1年到企业或生产性教学工厂进行真实工作环境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通过对专业课程的科学分类,构建2年在校内为主完成的课程与1年在生产性实训过程中完成课程的课程系统,理顺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教、学、做过程中的联系,明确职责,研制出该专业“2+1” 人才培养方式的实施案例,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实训实习期间,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将工学结合紧密课程带到工厂,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订训练课程内容和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授课效率。同时,将毕业设计课题与企业的实际理由相结合,完成毕业设计。

2.3 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组织教学、选拔学生、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一种。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案例,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校内教学以论述课为主,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程,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于最后一学期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实践报告。
总之,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密切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学校为企业培养大量急需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而且凸显出学校以质量求存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进展的办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陈小军,张善智,崔景茂.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方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7,(1).
[2] 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方式实施中的理由与对策.机械职业教育,2007,(4).
[3] 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方式探讨. 职教论坛2006,(1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