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5308 浏览:140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更是贯穿于小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可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主要任务。
可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相比而言,老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提了很多要求,而现在却很少提了,因此,在我们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速度减慢等等。因此,计算教学决不容忽视。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下几点体会:

一、课前三分钟口算,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也称心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依靠大脑思维记忆直接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我们可以在每一节数学课前,用3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每天练的数量和类型教师心中有数,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慢到快。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基础性内容的口算十分重要,它是其它计算的基础,要让学生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在计算中,基本功要坚持天天练,这些基本功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表内乘除法,能凑成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判断积和商的位数的方法等,在计算中,我们还有必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一些运算技巧,并加以灵活运用,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两位数乘99、101等等。对于那些连乘法口诀都背不熟的同学,还应安排好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帮他补课,让他迅速跟上。

二、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从而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计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对于小学生,比起好玩的游戏,卡通漫画和好看的电视来说,数学真可以算得上是乏味到家。因此,我在教学中渗入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比较小数大小”的教学中,我以游戏《机灵的小数点》出示,让学生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知道小数点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三、在教学中,要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此外,在计算教学中,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数据,要求学生记熟,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若学生记熟这些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源于:论文资料网www.618jyw.com
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四、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信息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方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五、在教学中,练习形式多样化

(1)基本技能的训练。
(2)容易混淆的内容对比练。

六、在教学中,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提倡“算法多样化”,实质上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倡个性化的学习,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从多样化算法的讨论中吸纳别人的经验,把他人的思维精华纳入到自己的认知领域,以提高和发展自己。
如:在教24+9的算法,学生出现了
(1)24+6=30,30+3=33
(2)4+9=13,13+20=33
(3)1+9=10,10+23=33
(4)24+6=30,30+3=33
等算法,针对这些解法,我及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看看哪种方法更简便、最实用。期间学生各持己见,据理力争。其实,这里的认定“哪种方法最好”本无太大价值,因为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而这个过程是最有价值的,有利于构建起学生优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从而提高数学计算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计算培养和训练。还要学生自己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训练。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相应的对策,我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