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14266 浏览:597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论文以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有“疑”敢质;教给策略,让学生有“疑”可质;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有“疑”好质”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质疑,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革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进展。
【关键词】敢质 可质 好质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不足比解决一个不足更重要。”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革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并非所有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有“疑”敢质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质疑问难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敢于质疑的习惯。
1. 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联系,鼓足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当学生在提不足时,教师要用信任与赞赏的目光注视他,以示教师对他提出的不足很重视。如果学生提出的不足很奇怪或缺乏逻辑性,教师也要给予积极鼓励,首先要肯定敢提不足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迪。教师要把学生的提问,特别是有思维含量的不足视作珍贵的礼物,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以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大胆提问。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让学生相信自己能提出不足。教师要经常启发诱导他们积极探讨和发表独立见解,刚开始时,学生的提问不可能马上提到点子上,这时不要急于求成,可让学生以模仿、提出小的不足入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编出口诀后,教师问:“口诀‘二九十八’中的18是怎么来的?”“‘三九二十七’中的27是怎么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谁能像老师这样也提一个不足考考大家?”因为可模仿,学生纷纷举手:“‘四九三十六’中的36是怎么来的?”“‘六九五十四’中的54是怎么来的?”这样,通过模仿提不足,使学生尝到提问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知道了课堂上提问并不是教师的“专利”,以而增大提问的胆量。

二、教给策略,让学生有“疑”可质

常言道:授之一鱼不如授人一渔。课堂上,有时学生苦思冥想也提不出不足来,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质疑的策略,让学生有疑可质。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疑可质呢? 教学中我主要以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课题上质疑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当揭示课题后,教师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们争先恐后说:“我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我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我想知道平形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历程是不是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历程一样?”随即让学生带着这些不足自学课本。这样,学生在自己提出的不足驱动下,积极深思,不但获得了渴望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兴趣,提升质疑水平。

(二)以关键词上质疑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引导学生对“先通分”的关键词质疑,如“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要通分,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呢?” 再如,在教学“分数的作用”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如“为什么单位‘l’的‘l’字要加引号?” 等等。

(三)以创设的矛盾中质疑

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点”,一上课教师就挑战性宣布:“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可以被2、5整除。不信,试试看?”同学们纷纷举出愈来愈大的数,教师对答无误。同学们惊奇了,这里到底有什么“诀窍”呢?求知若渴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出答案,成了主动探讨者。

(四)以学生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质疑

例如:一位学生在看书自学时,提出“圆的对称轴是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直线是没有端点的,而书上把对称轴画成了直径,直径是线段,有两个端点”等等。

(五)课堂反思质疑

如:在教学“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一课时,在小结历程中,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一学生提问:对分子、分母都不同如2/3和3/4这种分数,怎样比大小呢?不足提出以后,学生相互讨论,他们虽然还没有学过通分及分数的性质,却能够通过讨论,根据分数作用画线段图,与1相比剩下的多少得出2/3<3/4。

三、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有“疑”好质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创设疑惑情境,目的在于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不足,激活探究。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质疑

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时,可以联系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生活中的谷场中的谷堆,就是一个圆锥体,怎样才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呢?这是学生急于想解决的不足。此时教师通过演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圆柱体的空心模型,用空心的装细沙的圆锥体向空心的圆柱体倾倒,刚好三下装满。此时,学生的疑问得到解答,原来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三分之一。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并突破了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情境创设,激发质疑

例如:在引入新课时,课件出示:新“龟兔赛跑”,森林中在开运动会,乌龟和兔子正在争夺冠军,乌龟跑的是边长40米的正方形跑道,兔子跑的是直径40米的圆形跑道,它们俩同时以A点经B点跑了一圈,又同时回到A点,这下可难住了老虎裁判。学生听到这里疑问顿生:谁是冠军?怎样评判?乌龟所跑的路程是正方形,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兔子所跑的路程是圆形,怎样求圆形的周长?学生由自言自语很快过渡到“问”声不绝。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总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会学生质疑,实际上是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使学生在终身的学习中受益。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