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激发激发初中学生写作兴趣

更新时间:2024-02-14 点赞:31213 浏览:14479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写作文是初中学生最感头疼的事。每逢作文课,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咬住笔杆,眉头紧锁,迟迟动不了笔。继而,大家看着老师,一个劲地请求:“老师,读篇范文吧!”老师无奈,只好拿起所谓的“范文”读起来。于是,学生们似乎茅塞顿开,“唰唰”地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就这样,一篇文章总是拖到周末才勉强交上。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不再为写作文犯愁,这自然成了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大课题。笔者对这个课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不揣浅陋,略陈如下。
根据多次多方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学生们最头疼的无非是没啥写、不会写、写不好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到“有材料、有词汇、懂技巧”。
要做到有材料,一靠观察,二靠搜集。搜集材料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行了。但观察就必须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到大自然中去。只靠坐在教室里是观察不到什么材料的,其结果只能是闭门造车。传统的指导学生写作文,那就是坐在教室里,出个什么题目,然后絮叨一通,接着让学生去写,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把学生带出教室去观察生活,同自己头脑中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
走出教室必须是自觉的有计划的行动,决不是被动的盲目的一时心血来潮。笔者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四学段(七~九年级)即初中三个年级写作的不同要求,以每册课文的具体篇目为基础,结合学校附近的人文景观等,制订了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练习写作的计划。尽管同样是景观,但写作要求却不一样。如:同是一个马陵山,“春游”和“冬游”的要求就截然不同;初一时侧重练习写记叙文,初二时却侧重练习写说明文。对马陵山是边游边写,对五花园则是自己选好一个方位后坐下来边观察边写作,对骆马湖则分别描写她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早、午、晚三个不同时刻的景色,对窑湾古镇则要写出她的“古”与“今”的特点。走出教室,不仅能练习写记叙文、说明文,而且还能练习写议论文和应用文。
十几岁的初中学生活泼可爱,天生好动。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写作遂了他们的心愿。他们高兴,他们快乐,他们歌唱,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蹦啊、跳啊,简直比过新年还痛快。我们教师首先要让他们知道走出教室是为了写好文章,并不是组织旅游,要自觉地遵规守纪,服从管理,不能我行我素。还要让他们知道每次出去的任务,提前公布写源于:论文 格式www.618jyw.com
作的具体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学们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仅要条条照办,认真落实,而且还要下定决心写出好文章来。这样做确实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中,对《马陵山》的写作最为典型。我们学校离马陵山比较近,去年2月的一天下午,笔者带着初二(1)班全体同学观赏了马陵山的风姿。3月26日下午,笔者又一次带着该班同学来到马陵山前实地观察,练习写作。6月30日上午,笔者和同学们一起第三次光顾马陵山:同学们抬着长梯,带着皮尺、竹竿等用具,细细测量马陵山各方面的准确数据。《马陵山》完稿后,笔者把其中的5篇寄给了《全国优秀作文选》、《读与写》、《作文与指导》等一些杂志的编辑部,《马陵山》见报了。《马陵山》发表后,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初三年级开始学写一事一议的文章时,笔者带着同学到街东头的铁匠铺去看打铁,回校后让同学们多角度练习写作。《打铁》、《看打铁》,一篇篇好文章应运而生。接着,笔者不失时机地组织他们谈体会,《打铁的启示》终于写成功了。部分同学把自己的作品寄给有关杂志,出人意料的是有几篇作文竟然刊登出来了。
通过十多年来指导学生练习写作的实践经验,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脚板底下确实能出好文章。从《马陵山》到《打铁的启示》,哪一篇好文章不是出自脚板底下?只有走出教室,才能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他们不只有了材料,而且还有了写作上取之不尽的源泉,他们再也不会为写作而犯难,他们再也不会去干那些闭门造车的蠢事了。
(孙雅莉 江苏省新沂市唐店中学 22142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