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之美让数学课堂展现“和谐”之美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4216 浏览:103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和衷共济、海纳百川、和而不同”是我们人和教育的思想内涵。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始终坚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通过融入生活素材,关注数学现实,以及渗透思想方法,让我的数学课堂在人和为魂,和谐育人的教育理念下展现出“和谐”之美。
【关键词】数学课堂;和谐之美
曾经有人问我:“作为老师,你最欣赏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毫无疑问,“人和为魂,和谐育人”是最佳答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有义务在“和衷共济、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思想引领下让数学课堂展现“和谐”之美。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是人们的理想追求。《中庸》开宗明义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修明循乎事物的本性才谓之教,追求和构建“和谐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发展智力、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其实并不是追逐时尚的做秀,而是循乎数学本性的理性行为。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力求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引入生活素材,化难为易,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注重实践操作,使学生领悟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通过师生、生生积极的互动活动,让经验与新知“和谐”对接,使学生体会到“教”与“学”的和谐作用产生的巨大教学效果;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提升自我领悟的境界,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和谐之美。真正地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让数学时时展现“和谐”美。

1.融入生活素材,让数学与生活 “和谐”相融

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兴趣。“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孩子们感到数学有趣、有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为学生年龄小,再加上数学知识的的抽象性,他们往往不会为数学的严谨和逻辑的魅力所折服,可他们会因为数学的现实、有趣而喜欢,在熟悉的情境中学数学使学生最感兴趣;贴近生活学数学,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学中我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地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用现实的、有趣的、与儿童的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来建构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体系,能吸引学生悄然进入学习的境界,使数学与生活和谐相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一课时,我选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素材,假如一堂课40分钟里用 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的时间老师讲解,剩余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我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两个分数的含义,再让他们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绝大多数学生提出,做练习的时间占这节课的几分之几?通过对题意的理解,学生把40分钟看成单位“1”,区分出量与分率的不同,并用1- - = 解决了问题。教学中,我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因为是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学生学习兴趣大增,于是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思考:老师发现,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不够,还拖堂了 的时间,求学生做练习的时间共占这节课的几分之几?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后,辨别出因为这节课的总时间增多,也就是单位“1”的量变大,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通过生生间讨论辨析,再加上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学生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的同学用1+ - - = ,也有的学生用1- - + = ,然后我让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弄清其中的理由。上面这个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每一个问题的悄然解决,学生都兴趣盎然,因为这些素材都是他们的亲身体会,虽然我从不干拖堂的事,学生也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618jyw.com
很讨厌,但这节课,学生主动积极地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熟悉的素材引入课堂,拉进了学生对数学的距离,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喜欢度。
事实证明,只有将数学与它有关的现实世界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着关系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荷兰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生活需要入手,让数学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中走出来,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提出自己的数学思考,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和谐美”。简言之,我在让数学课堂落实人和三部曲之创造人和。

2.关注数学现实,让预设与生成“和谐”交接

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中的互动,不仅仅是指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全体或小组),还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各种学习活动。这是一种人人参与的网络式互动,作为网络中节点的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者。教学中的生成,就是通过开放的教学,开发学生的基础性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资源的生成,再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教师的回应反馈,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生长元,实现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定内容或程序的新教学过程的生成。只有教师精心的预设,才会有学生精彩的生成。
例如“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一课有如下的环节。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整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要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图;书写规范,排版整齐。)自主整理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正是教师这样的预设,学生才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多种形式整理,如枝形图、表格、流程图等形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的集体交流时,有意识地按照枝形图、表格、流程图这一顺序展示,很自然地呈现学生思维的差异,让学生经历了不同整理方式——质疑问难——统一意见的过程,最终很自然地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整理形式,有着同样的整理思路,因为都是根据概念之间的本质属性来找出联系的。学生不同形式的整理方式是我们所无法预见的,这正是老师的精心预设所致。正如教育家布鲁姆所指出的:“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凭借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本课的整理学生感觉很轻松,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经验与新知的“和谐”对接,学生自然地体会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美,也体现出和而不同的思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