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之花让数学课堂绽放和谐之花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赞:31258 浏览:1447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和谐产生美,是事物的最佳状态,也是教育的追求。创造和谐课堂,倡导学生主动求知,创设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从而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何谓和谐课堂?和谐课堂是以教师为载体,以“体验与创造、内和外顺、共同进步、生态发展”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各要素要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以实现学生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创设和谐课堂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努力实现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师与生的和谐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如0.28和0.3谁大,我教学生从高位往低位比下去的方法,十分位上的3比2大,那么这个小数就大,但也有的同学马上就想到0.3可以化为0.30元,那么0.30就比0.28大,虽然我和大多数同学觉得加0的方法可能麻烦一点,但想到加0后学生看起来直观、容易理解,所以,也支持他们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并适当加以表扬这位爱动脑筋的同学。此时我若与同学们持一样的态度,那么这个同学的自信心一定很受伤。教师在展示严师的同时更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以良师挚友(挚友更为重要)的角色融入他们当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从情感上先和学生融为一体,让他们体验到教师的关心,从而消除教师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真正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这样学生就可以毫无顾虑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才有效。

二、教与学的和谐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改变过去的尖子生教育的模式,转向全体学生的均衡教育,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整合。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教学《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对同学们说:今天咱们进行一个比赛,你们随便给老师出一个数,老师马上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有没有因数3,是不是3的倍数。同学们纷纷给老师出数,老师马上回答这个数能被3整除,老师答对了。同学们好奇,老师口算怎么这么快,准有窍门,这时就是揭示新课的最佳时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能被3整除的特征”。老师在学生原有知识和今天的新知之间。制造了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势态揭示新课,把学生的爱好引入到一种高涨的情绪中,使他们在兴奋、热情的状态下投入到对知识的探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动与静的和谐

一堂课下来,学生光是静静的思考、学习,会造成精神疲惫而走神,影响学习效率;或者总是不停的活动,学生也容易产生体力疲劳,造成劳而无获,而且总是动的课堂也是无序的课堂。所以我们必须在一节课上既有动又有静,讲究动静结合的艺术。比如一节课的开始,以诙谐的语言或生动的故事导入,先调动学生的情绪。然后在学生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数学思考,容易走神的时候,教师要抓紧时机再让学生动起来,开展游戏活动,动手实践等,注意动静交替,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与静的和谐才能保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学习《倍数和因数》这一课时,讲了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后,我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个算式来,然后请同桌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如16÷2=8。学生都饶有兴趣地拿出纸来写在上面考考同桌。又如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当学生初步建立了1平方米的空间观念时,我拿出面积是1平方米的纸模放在地上,问:“同学们,你猜在这个1平方米的纸上能站多少个人?”同学们有的说6个,有的说10个,我笑着说:那我们来亲自试试吧。这时有几个同学们蠢蠢欲动了,我适时提出要求:那么我们一小组一小组来吧,看看能站多少人。然后分组进行,学生便按组有条理的上来,并且很快就算出了可以站几个人,气氛非常热闹而有序。这样既调节了思维,又激活了学习气氛。

四、预设与生成的和谐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统一体,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两者具有互补性。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一个高效而灵动的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预设中孕育着生成,生成丰富着预设。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有价值的动态生成,从而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的面积计算》时,我的预设方案是:①出示两个相近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从而引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②课件演示,改变长方形的长和宽,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③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自主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教学中,当我刚出示本课课题时,一个学生就坐在座位上脱口而出:“我知道只要用‘长×宽’就可以求出它们的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面积”。这时,我随机问道:“还有谁知道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对老师笑一笑。”结果全班竟有半数的学生发出骄傲的微笑!“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有的说是预习课本知道的……看到这种情况,我调整了开始的预案,直接进入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探索环节:“那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可以用‘长×宽’计算吗?”学生纷纷摇头。这时我及时肯定:“老师非常欣赏同学们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数学知识。看来大家只知道长方形面积怎么算,却不知道为什么?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呢?”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他们利用手中的材料主动参与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证明中去。这里我就通过灵活选择预案,达到了师生互动的效果。
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和谐的数学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发展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是活动与思考遥相呼应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创造奇迹、激活各自沉睡的潜能的课堂;……让和谐的数学课堂,弥漫着自由的空气,培植适宜学生主体精神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散发出生命成长的气息!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古井中心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