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层基于混合式学习分层教学方式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26745 浏览:1213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混合学习模式是以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的新的教学形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及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文章运用混合式学习理论结合分层教学的思想设计教学过程,并提出了混合学习理论下的分层教学设计思路,并给出相关课程的设计实例。最后以“多媒体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对课程设计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和简要分析。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分层教学;课程设计
[]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1-0037-05 [DOI]10.3969/j.issn.1009-809

7.201

3.01.008

一、引言 随着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学习内容的多元化呈现方式正日益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大量的综合性教学资源,以及通过计算机网络表现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等,作为本科生教育的核心建设资源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在此条件下,混合式学习理论应运而出。狭义的混合式学习被定义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与网络教学方式的结合,但这仅是对表面特征的描述。混合式学习整合了不同学习方式的优点,是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技术手段以及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从而取得最优化学习的一种策略。混合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在“适当的”时间为“适当的”人采用“适当的”学习技术和为适应“适当的”学习风格而传递“适当的”技能来优化与学习目标对应的学业成就。它实现了各种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模式、学习媒体、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的混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使学习成本和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
为了适应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需要,弥补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并且有目的、有意识的对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及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提高,本文在深入学习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分层教学设计思想,并在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的“多媒体应用基础”课程上进行实践,验证了该教学设计的实际效果。

二、混合式学习的涵义

对混合式学习最简单和直接的理解就是,将E-Learning同传统的课堂学习相混合(Michael E.W,2002 Frank J.T,2002)。Anthony(2009)从两个方面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广义上的混合式学习是指将多种技术或媒体与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活动相融合如下图1所示。
在国内学者关于混合式学习的定义中,以何克抗教授和黎加厚教授的定义具有代表性。2003年12月,何克抗教授在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首次在我国正式倡导“混合式学习”,并将其于2004年正式发表。他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另外一个比较全面的论述,Margaret Driscoll教授在混合式学习的定义上认为,混合式学习意味着学习过程可以“是基于Web的技术(如虚拟课堂实况、协作学习、流媒体和文本)的结合,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是多种教学方式(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教学技术(或者非教学技术)的结合,共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如视频、CD-ROM、网络化培训和电影)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方式的结合;是教学技术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以上多种定义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其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异,只是定义的角度有所侧重和不同而已。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混合学习理解为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混合学习是对各种学习媒体、学习模式、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等学习要素的进行有效的混合,网络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的相互结合和互补。既能优化学习资源的整合,又能提高学习效果;既发挥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分层教学设计

针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选课学生数量多以及学生的年级和计算机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依托丰富的课内外学习资源和成熟的辅助教学系统,我们设计了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即该教学模式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某种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深度和广度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经验和专业发展。

1.教学活动的层次化设计

对教学活动层次化的设计,首先需要对学习者和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以多媒体基础课程为例,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原有的只是经验水平不同,根据选课学生所属专业及对多媒体基础的掌握情况,我们将所有选择本门课程的学生大体分为A、B、C三个层次。A类主要包含计算机、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与电子计算机关系非常密切的一部分工科专业,B类主要包含了电气、机械等于电子计算机关系较为密切的理工科专业。C类主要包括经管、外语、艺术等文科专业。表1显示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分类情况。
通过预先测量,分析了不同专业的学生情况,主要包括学生的专业特性、基础水平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等。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基础水平与学习目标的要求不同,如A类与C类学生文理基础不同,同时专业性质对“多媒体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不同,A类学生学习要求明显高于C类学生。对专业和基础不同的学生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设计了在知识的深度、广度、技术技能的应用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的实验题目,以及半开放的实验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教学活动设计

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面对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开设,是颇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公共基础课程。该系列课程具有如下特点:学习者人数多、水平参差不齐;课程实践性强;来自课内外的学习资源相对丰富;辅助教学系统成熟等。而混合式学习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可以处理课堂教学几乎无法解决的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教学难题;混合式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富有亲和力的学习支持,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课外学习;同时,混合式学习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技能培养。这些特点使得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适合开展混合式学习。本文以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中的“多媒体应用基础”课程为例,阐述混合式学习在学习活动设计、混合教学实施和学习效果评估各阶段的教学实践,有效优化、整合学习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如图3所示,提出了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型。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