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2956 浏览:77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大凡读过鲁迅先生的《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人对鲁迅先生描写的那段有关读书的文字并不陌生: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单调枯燥,教学内容陈腐,艰涩难懂,教学方式则是死记硬背,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学生对文章好坏的判断标准是看先生读书时的神态。至于文章精彩在何处,他们无以知道。封建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可见一斑。时过境迁,这种教学方式早已为人们所摒弃。现今的语文教学,教学策略教学论文新颖别致,形式多样,特别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语文课堂内容丰富,容量大,节奏感强,许多教学内容、资料、图片、画面都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出来,加上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然而,我们在看到新课改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普遍有着的一个现象是:教师过多的“主导”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笔者曾多次参加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课。总体感受是,他们的课确实精彩,对课文的浅析也细致到位,一堂课下来,该解决的理由似乎都解决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接受的效果似乎也很好,但笔者总感到这样的课堂似乎缺了点什么。以表面来看,这样的课似乎太完美,有的简直是无可挑剔,但实际情形是不是如此呢?只要留意一下不难看出,课堂上体现出来的虽然仍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然而,学生似乎成了一个个被老师操纵着的木偶,学生对一个个理由的解答多数是在教师的预设之下生成的。很少有他们通过自主阅读文章后生成的。这样的课堂看似精彩,实际是在“作秀”。
这是《本命年的回想》的一次公开课教学。当进行到研读课文第四段这一流程时,教者要求:

1.学生朗读,画出一些表示层次的词语或句子。

2.找出并归纳乡亲们过年的风俗。

3.品味语言。

学生匆匆阅读后教者即组织讨论,随后教师便通过多媒体展示课件: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宰牲禽、备食物、送灶王爷、换门神、守岁、拜新年。结果,课堂“活”了起来,学生“动”了起来,评论多了起来。细细一听,学生谈的多是课件画面上的内容,没有多少人去结合画面品味文中语言。当教学进入到“话年俗”这一流程时,更多时间花在“我们现在怎样过年”上,至于“欣赏作品中富有情趣的语言”一环草草走过,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这堂课的效果又如何呢?笔者作了调查,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交流发现,学生觉得这一课语言浅显易懂,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所有的疑难理由都解决了,再读课文是多此一举,再读也读不出多少味道。长期下去,语文教学必定教育论文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过分依赖课堂。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对于教师的作用,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予以定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少人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认为,课堂教学就是要讲深讲透,对课文的浅析越透彻越好。为此,许多教师不惜肢解文本,深入挖掘出其中的一个又一个理由,甚至抓住文中的片言只语大做文章,却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美的感悟。要知道,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人文学科,更不同于自然学科。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学生自己的理解、感悟。品读一篇文章如同咀嚼一段甘蔗,倘使甘蔗的汁水被榨光了,你还有兴趣再去嚼吗?对于一篇文章的教学,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之处外,要多给学生留下理解、感悟的空间,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
宋儒理学大师陆九渊曾说过:“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涵泳”,意为沉浸水中潜行,用于读书,指全身心投入书中境界:或默读静思,品味鉴赏,联想想象;或高声朗读,以声传情,因声会义。作为教师,要能引导学生真正地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教学论文,引导学生反复地“出”“入”文本。读进去,感受、体验、储存;走出来,整体审视、质疑、推求;再走进去,咀嚼、理解、矫正。在反复中讨论、争鸣,在争鸣中启发、补充,逐渐走向正确、深刻。切忌那种“入”也匆匆,“出”也匆匆的做法。一堂课不要追求能解决所有理由,而要抓住重点,解决难点,多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反复阅读、品味、感悟。为此,作为教者,要能在课前吃透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明确什么内容必须讲清,什么内容可以少讲甚至不讲,什么内容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品味、理解、感悟。切忌为了刻意追求“课堂效果”而将课堂搞得过于热闹、花哨、奇特,而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流畅、完整、深刻的内在交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