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日语,日语学生本体感缺失理由浅谈写作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22466 浏览:977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体感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心理基础,日语专业由于自身的一些特殊理由,导致学生的本体感缺失严重。通过剖析日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相对于其他外语专业来说比较特殊的一面,探寻当前日语专业学生本体感缺失的理由所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日语教学;本体感;理由;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35-02
当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本体感,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什么是本体感?以生理上说 本体感是人的肌肉、神经组织、大脑等器官在长期互动练习过程中,协调出的自动自发能力。比如,即使闭上眼睛,我们也可以正确摸到自己的身体各部位;因此,本体感又称身体形象或身体地图。以教育心理学层面来说,学生的本体感是一个与社会,学校,自己密切关联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教学论文,学习途径的确立,最终形成学生的自我定位,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对自己本体的认识形成的感觉。

一、本体感缺失的主要体现

(一)学习目标的不确定性

根据笔者几年的教学调查,以前学生的学习目标姑且不讨论正不正确,但是基本上进校不久基本就有自己的确定目标,比如做日语翻译,进知名日企,当日语导游等等。但以目前来看,学生的目标越来越不确定。究其理由,和目前日本的经济态势有很大的联系。现在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中国经济大步赶超。日本经济振兴遥遥无期,而中国的经济则飞速进展并超越日本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根据我国多年的外语教学现象来说,一般经济比中国强的国家的外语往往成为学生首选的学习门类。因此当前日语学生学习的动力显著不如往届学生,很多学生来报道也是勉勉强强,进了学校都想方设法换专业。导致进校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学习的感觉,更别提有什么明确的学习目标了。

(二)学习主体的不确定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个老话题,道理谁都明白,但很多学生在日语学习中,又是真实欠缺的。不同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在我国的教育目前已经前伸到小学甚至学前班。英语专业的学生的本体感在语言发育期就开始培养,本体感的有很强的有着性。在这种情况下,英语的大学教育就省了很多前期工作,重点可以放在较高层次的教育工作中。但是日语进入学生的学习期已经是人的语言系统比较稳定的状态,语言的排斥性比较强,对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这是日语教学中常见的一个难题。因此,很多学生课堂依然主体是老师,课外交给网络,但是自身缺乏学习的主体革新性。显意识里自己是主体,潜意识里自己却是游离于主体之外。所以现在日语专业学生更喜欢提问,但提问的基础不是建立在经过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的基础上,更多的是省事。所以表面看来学生的主动性强了,但事实上是把学习中自我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的任务推给了老师,这其实就是对自身学习主体身份的一种隐性替换,球又踢回到老师这边。以生理上说,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以日语学习心理来说,不亚于学前班学习英语。这种成年与不成年的纠结就造成了主体的交错。

(三)学习策略教学论文的不确定性

一般教学过程中,笔者都比较注意询问一些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论文,这样容易及时发现理由,培养学生自我革新科学的学习策略教学论文。但是以询问的结果来看,学生选择学习策略教学论文简单,而且更换学习策略教学论文很草率,很难坚持。说学生选择日语学习策略教学论文简单,就是学生要么照搬以前的外语学习经验,要么简单地照猫画虎,以母语的方式理解日语。这是因为,作为进入大学接触的一门全新的外语,学生本能地就会借鉴原来学习英语积累的经验,而作为一门与我们中华文化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外语,选择母语作为了解这门外语也是一种本能。但事实上日语有自己的独立性,照搬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日语学习基本上要完全重新架构自己的外语学习系统,积累学习经验,并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其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容易在确定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论文上拿不定主意,反反复复。

(四)学习态度的不确定性

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一个是盲目乐观,急于求成。很多刚接触日语的学生就以为自己对日语相当熟悉了,认为日语学习不难,自己有“基础”。因此,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位很高,进度安排的很紧。一个是不求甚解,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态度,什么都认为好像学的还可以,但事实基础根本就不扎实。还有就是缺乏系统学习观念,东鳞西爪,一知半解。出现这种现象的理由就是中日两国无论是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都有紧密的联系,而现在信息更为发达,无论是网络,影视,音乐方面学生都能接触到大量和日本有关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相较老师的讲课内容当然更为丰富,自然也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但大量的信息如果不会筛选,又会削弱学生对信息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有时觉得老师讲的有用,就以老师讲课为主。有时又觉得网络上的东西有用,就偏离课堂知识。到底以谁为主,自己没个定数。

二、重视本体感对日语学习的影响

(一)缺乏本体感,学习就没有明确目标,学习过程就缺乏持续学习的动力,也容易动摇学生坚持学习的信心。
(二)缺乏本体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明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就难以调动起来。学生钻研,总结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论文的兴趣就会丧失,革新意识就会被抑制。被动学习造就了学生的依赖心理,降低了日语教与学的效率。
(三)缺乏本体感,学生就不会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急于求成不注意打好日语基础造成后面的学习越来越吃力,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受到挫折后迅速转变为过度的不自信。

三、日语教学中本体感建立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本体感是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根,可以期消除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强化学生对自身学习主体的自我认同,构建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社会在变化,本体感也在变化,但过于迅速的变化容易让适应性差的学生对本体感的错觉甚至迷失。日语学生如何适应当前形势的进展变化,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因此,培养学生的本体感就是赋予学生当前在学校学习,今后步入社会中一份正确的导航图。良好的本体感是学生紧随时代进展脉搏,不断自我调整的动力和方向标。
1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日语专业学生学习的本体感呢?
(一)充分浅析当前日语学习的现实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强化学生信心,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当前的教学过多的关注如何执行教学大纲,而事实上,在尊重大学教纲的基础上适当地辅以与现实紧密相连的中日两国的相关时政浅析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很多时候能起到释解学生心理障碍,推动教学顺利进行的作用。日本虽然经济衰退的,但仍然是发达国家中的佼佼者。而我国仍然是进展中国家,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这个情况是长期有着的。据美国国防部发表的报告称,日本的科学技术进展势头强劲,在不少领域里已经与美国并驾齐驱,而在软件、雷达、通信网络管理、微电子和材料诸领域,日本已处于领先地位。以技术角度讲,日本没有哪些高科技产品不能生产。目前日本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被中国超越,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中国仍然是进展中国家,而日本依然是发达国家。日本很多成功的经验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中日交流将是长久的,并将更加深入。比如和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开放初期只有大型日企进入中国不同,现在很多日本的中小企业也开始大举进入中国搭上中国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开放的顺风车。这些中小企业不乏佼佼者和未来的世界级竞争者,他们进入中国急需大量的日语专业的人才。而且与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开放初期相比,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中国的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包括日本,这些企业进入日本也需要日语专业的人才。同志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开放的初衷,就在于释放我们民族善于学习的优势,向世界一切优秀的国家学习,吸取其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由此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学习好日语对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建设国家仍然是有积极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
(二)向学生比较讲解日语与英语,日语与汉语学习的不同特点,规律,,使学生初步了解并借鉴不同语种的学习策略教学论文。日语与英语的比较,主要是考虑到英语作为我国外语教育中的第一外语,学生一般都有中学甚至小学的基础,因此学生在接触第二门外语——日语的时候喜欢照搬原来的学习经验。但英语是典型的西方语言,与东方语言有显著的区别,因此,英语的学习是一种基本完全脱离母语束缚重新架构的学习系统,受母语的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日语与汉语的比较,是因为中日两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文化的进展借鉴乃至保留了很多中国古文化的因子,比如,和英文不同,日语单词不仅有片假名,还有一些借用的汉字,其读音,词义都更汉语有区别。日语经过这么多年的进展,已经自成系统,形成了自己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学习它应该遵循其规律。
简而言之,英语,因为它与东方文化的历史渊源什么的基本没什么联系,因此可以完全重构,而日语学习系统的构建难免受到母语的影响,。而且,日语学习系统的构建还会受到第一外语——英语学习系统的干扰,所以,日语学习系统的重构就非常困难。经过这样一比较,我们基本就可以看出日语学习的难点在哪里,在今后的日语学习中就容易准确定位。把这些情况向学生浅析清,那么学生对日语学习的难点有了了解,就有了攻坚的心理准备。学生确立学习策略教学论文,制定学习案例的思路就清晰多了,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革新性。
(三)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本体感的重要一点就是尊重学生的现实感受,让他们时刻感觉的“自我”的有着,并最终实现“自我”的认同。培养学生的本体感,就必须让学生真正处在主体的位置上,而不是挂一个空名。真正要做到这点,老师就必须在课堂上放弃自己的大部分话语权,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日语领读和解释外,更多的由学生主导,老师只是其中的一员,在适当的时机,在尊重学生观点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作为比照,讨论。比如,我在上大三的日语课时,有的学生开玩笑提出,沢山食べていっぱいになった。消化しなくてまた走り続ける(每课堂吃的太饱,没消化又要接着跑)。我马上意识到每堂课的内容太满了,于是利用剩余的时间交给学生讨论,经过大家协商,最后确定按照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接收效果来平衡成若干段,每段内容讲完后都进行简要的询问或简单测试,不再一堂课讲到底。案例一出,学生的学习心态大为改观,学习积极性及自信心都有了很大提升。在后期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学学生正处在求知强,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好奇心。如果在日语教学中老是使用同样的方式或老在固定的课堂上课总会让他们心里感觉每天在重复相同的事情,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弱,积极性下降。因此,老师必须善于总结学生倡议,在满足可执行条件下,采取更有挑战性,更有吸引力的教学案例。而这个案例必须围绕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教学任务的执行者,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和实践后完成任务就会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强化其学习的进取心。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有意识地设计层级递增的学习目标,由易渐难,逐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信心,自信的学生最容易产生自我认同,以而形成强烈的本体感。
(四)正确利用网络,科学筛选利用信息,,消除不良心理导向,引导学生建立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学生的本体感只有在一个开放性的空间中才有有着的价值,因为只有在开放性的空间才有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差距,才能对自己的定位不断调整完善。开放性的空间必定教育论文缺少不了信息的交流,当前信息来源呈多元化走势。这本来是好事,利用的好,可以对学生学习改善条件,助推学习动力。但现在的理由也来了,信息来源尤其是网络的信息量巨大,学生缺乏起码的信息筛选能力,盲目的接受到最后迷失在信息的海洋里。还有就是一些不良文化对学生的侵害非常值得重视,比如当前流行的以日本最有代表性的宅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不愿去图书馆等公共场合,心理呈自闭状态,这种心理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信息浅析,懂得信息归类取舍,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已经成为老师的一个新任务。这就要求老师除了课本,也要多方收集资料,增加学生的听课兴趣。老师不但要分享自己资料收集的成果,收集过程的体验也要分享,这对学生其实更重要,因为教会学生处理信息比单一接受老师的成果更好。学生在学会收集浅析资料的同时,也是对自己本体意识的一次发掘。
【参考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日文系,《日语教育与日本学探讨丛
论》,第4辑,学苑出版社,2010-11。
张庆宗,《外语教育心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3]张厚泉,《日语教学与探讨论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张佩霞、王诗荣,《日语教学与探讨》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作者介绍】赵阿妮(1983—),女,江西新余人,本科,助教,主要探讨方向:日语语言文化学,日语教学方面。
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