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3D电影将退出主流银幕?

更新时间:2024-04-15 点赞:4523 浏览:1388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国产动漫差距在哪里?可以搬出技术来逃避,也可以绕开去说市场环境欠佳。但说到底,“内容为王”,即使在技术和市场都相当成熟的迪士尼,仍然把内容放在第一位。
暑期档电影随着六一儿童节的到来拉开了序幕。3D《超蛙战士之威武教官》、3D《潜艇总动员2》、3D《马达加斯加3》等,你3D我也3D,而国产动画对3D的趋之若鹜,正是方兴未艾。
但业内人士却认为,3D、4D,还有时下种种时髦的球幕、环幕,都只是个华丽的包装。CGMentor数字艺术网校 CEO王博坦陈:“3D技术在艺术上并没有赋予影片新的造诣,而主流观众在乎的是故事情节,并不会为这层区别长久买单。和前些年3D大片的整齐划一相比,现在上映的3D电影,影院大都会推出2D、3D的不同版本,供观众选择,这就说明,市场已经开始有所反应。我敢说,不出3年3D电影就会退出主流银幕。”
曾被抵制的3D
“3D”原指三维动画,相对于传统二维动画而言,后被借用来定义立体电影,通常需要佩戴特殊眼镜观看。
在诞生之初,三维动画并不为业界看好。1984年,后来的皮克斯创始人约翰·拉塞特还在迪士尼就职,他向老板提出以3D形式制作下一部动画片,遭到拒绝,并因理念不合,很快被开除。
约翰随即投奔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公司动画部,于同年创作出第一部三维动画短片:《安德鲁与威利的大冒险》。两年后,动画部被乔布斯收购,正式成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由约翰任艺术总监。当时,大家都还没有料到,1995年,皮克斯推出的首部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将以

3.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刷新动画电影纪录。

以1984到2004年,三维动画经过20年漫长的发酵,终于开始撼动二维动画市场。
如今,回头再看1995年首部《玩具总动员》,很容易发现三维技术当年有欠成熟之处,和2010年最新一部《玩具总动员3》相比,整体质感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而皮克斯之所以蜚声全球,正因其知难而上、精益求精的不断探讨精神:《海底总动员》纯熟塑造“流体”;《超人总动员》中衣服布料更有质感;《汽车总动员》采用“光线追踪”技术……整体质感有了很大提高。
技术是把双刃剑
导本科论文演徐克在迪士尼考察时,那里的工作人员对他说:“你已经可以做到和我们一样。”令他备受鼓舞。2001年,他留学归来,两年后创办了国内较早的原创3D动漫企业:河马动画。今年6月,新片《超蛙战士之威武教官》在全国上映,延续了一贯的3D路线。
仔细看《超蛙》的字幕表,你会看到工作团队被划分为:原画、分镜、模型、绑定、动画、渲染、合成、特效。这样的工作流程和国际上的做法几乎无异。再看《超蛙》的视觉效果,3D纵深感强,戴上立体眼镜,宇宙间的大小星球呼之欲出,冲击力很强。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超蛙》主攻视觉效果的背后,也隐藏着影片内容设置和节奏制约方面的溃不成军。影片以一段长达数分钟的旁白开头,说教意味浓厚。在长达90分钟的进程中,漫天声光电固然轰轰烈烈,但每场战斗都平铺直叙,又不免令人感觉冗长。
看到这里,真想请徐克导演再去迪士尼取取经,聊聊“迪士尼十二黄金法则”、“皮克斯七大创意原则”,看看人家已经总结了几十年的东西,究竟能教会我们什么。
内容为王
差距在哪里?可以搬出技术来逃避,也可以绕开去说市场环境欠佳。但说到底,“内容为王”,即使在技术和市场都相当成熟的迪士尼,仍然把内容放在第一位。
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拿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故事来演绎成动画长片《花木兰》。2008年的《功夫熊猫》和2011年的《功夫熊猫2》更是将中国传统的剪纸、功夫、宫廷、饮食乃至动物等元素,运用得驾轻就熟。
而我们却舍本逐末,妄图用技术去遮蔽内容的空白。在王博看来,国内动画和西方相比,致命伤不在技术环节,而在艺术和技术的结合点:内容与表演。
然而二维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更能说明“内容”的价值。以2009年以后每年春节,羊与狼都牢牢占据大银幕,而这一切,都是以2006年广州一个四五人的小工作室的自产自销进展而来。
如今国产动画产业整体低迷,但在民间却不乏高手。“饺克力”(本名杨宇)三年磨一剑的《打,打个打西瓜》被网民誉为“最牛国产动画短片”;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创作的“小胖妞”系列走红网络;民间工作室出品的《包强》《功夫兔》等片也广受好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