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相关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5908 浏览:158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就现阶段高中新课改理念下,通过转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以及转变实验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科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就必须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因此在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就值得目前高中化学教师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关键词:新课改;培养;实验能力;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17-0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通过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但是要想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就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对单一的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它是一种多方面、多层次的浅析和解决实验理由的综合能力,包括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进一步的实验革新能力。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只有重点对这些实验能力进行培养,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就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三种实验能力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转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能通过听觉、视觉、感觉等多种渠道,生动形象地提供大量信息,每个教师心中都明白实验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化学世界的奥秘,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然而在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却通常以自己为主体。在实验教学中,只针对验证性实验进行讲解,只用演示实验验证论述知识,学生只能在台下观看实验现象,一部分座位靠后的学生甚至看不清楚刚发生的现象。甚至有的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当发现“现象无法解释时,通常视而不见,或者一句“药品过期”等理由敷衍了事。实验知识被验证了,教师的工作完成了,但是学生对种种现象的疑问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实验动手能力也不能得到满足。更严重的是,个别教师只顾“纸上谈兵”,以不实际操作,片面追求学生卷面成绩。这也违背了新课改中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一理念,也就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落实。
教育学中指出:“教学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灌输知识的容器,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新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在要求学生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学习方式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首先应该有所转变。教师应该以固有、陈旧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3]。化学实验是由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实验浅析及数据处理等构成的一个有机体,学生各种能力尽体现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若只让学生单独地通过观看一些验证性实验,做一些实验教材上的实验,根本不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样的实验,缺乏一定的难度和革新,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同时还会挫伤学生学习和探讨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觉得做与不做,结果都一样。就算安排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也会造成学生实验时不认真,不能准确地观察实验现象,不能及时发现理由和解决理由,学不到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客观认识事物的策略教学论文。李建平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进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和人与人参与,意味着教师不再拥有知识的权威,传统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上的教学应该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学习共同体’”[4]。郭、周庆余、吴星等也认为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开放时空,放手让他们进行实验探讨,但对于在实验探讨中出现的困难“该出手时就出手”[5]。虽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诸多理由,也许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实验不会次次成功,但是人人渴望成功,成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他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学的心理冲动[6],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客观地浅析失败理由,总结经验教训,并安排鼓励学生重新做,同时告诫他们任何科学探讨如同学习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7]。”因此,教师应该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自己的主体地位,使实验的主体成为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感受那种强烈的权威感、成就感,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以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探讨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在《普通化学新课程标准》中重点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要进行科学探究必须要进行化学实验,而进行化学实验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但许多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使化学实验的学术化倾向严重,过分孤立地强调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导致学生产生不良心理,造成学生经常是毫无革新意识地照方抓药,只是机械地按照现有的实验设计进行验证性实验,以而束缚了学生的探讨,扼杀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导致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薄弱。因此,应该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以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
在课题探讨过程中,我们调查了学生喜欢的化学实验学习的方式,结果如下:


由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由我们自己提出,是我们有兴趣探究的实验”和“贴近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实验”感兴趣,而不是“由老师设计的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只针对课本规定的验证性实验进行演示,这样的实验难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薄弱。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喜好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讨知识、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8]。”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9]。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吸取知识的要求,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真正学习起来时已是轻松万分,此时他们就像在知识的天空中任意翱翔,乐此不疲。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验难度,除做好常规验证性实验外,多增加一些探讨性实验与开放性实验,增加实验考核的比例,设计含有新信息的探究实验等,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教师可以设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化学运用实例,但是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都不是很确定,且IUPAC没有统一标准,全权交给学生在一定的期限内,通过查阅资料来设计解决理由的案例,并在考核中注意评价学生实验设计的合理性、革新性、知识性和探讨性,使学生能较多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浅析实验理由。如关于目前国内吵得沸沸扬扬的“地沟油”的检测策略教学论文,上海一位高中生就想到了利用高质量食用油与地沟油的凝固点不同进行区分,而这一策略教学论文虽然还没得到我国乃至世界相关权威部门的认定,但是作为具有强烈实验探究的一名高中生来说已经向化学世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又如关于反应热概念的“冰袋”制作,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认识到实验题都来源于科学实践、取材于日常生活,而不是游离于课本为出题而编制[10]。在学习金属电化学防腐蚀时,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对铁钉生锈的理由进行浅析,并结合所学电化学论述知识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金属制品如何防锈进行归纳总结,如自行车的钢圈、家中的防护网以及厨具等,这样就会拉近学生与化学世界的距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像这样值得探讨、探讨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也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课外实验,如“沼气的制备”“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河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及“食用盐中碘含量的测定”等,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开拓了视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实际理由的能力。

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