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动词、形容词品析例谈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6413 浏览:221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钱理群教授在《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中学生导读本》序中特别提到:文学作品,以根本上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阅读的另一个重点,应是对作品语言的感悟。真正的文学大师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该去细心地体味、沉吟、把玩,并以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的。语言(说与写)是人的基本有着方式,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因此,对语言的敏感、驾驭能力,也应是衡量人的精神素质的重要标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经典作品字、词往往在“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背景下诞生。据传福楼拜曾告诉莫泊桑: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体现它,惟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惟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惟有一个形容词。实在大凡优秀作家都在努力寻找这个“唯一”恰当的词。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当然不能放过这“惟一恰当的词”。在解读中,我们如何沉吟和把玩文字,既能注重言语形式,又能品味言语背后的心灵世界,下面以两个例子谈谈:
如:2010年首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展评一等奖的课堂实录《珍珠鸟》【执教者李娜】
生1:文章第12段中有这样一句:“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在这句话中,作者用“抚一抚”,体现了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师:非常好,你找得很正确。“抚”这个动词正确地体现了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同学们可以尝试替换一个词语,感受一下,情感是否有变化?
(师变换了“摸”、“拍”等词语,学生纷纷摇头,一致以为“抚”最恰当)
师:实在在刚才同学找的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动词用得也非常好,你能找到吗?
生(杂):啄
师:大家很敏锐,这个“啄”字体现了小鸟的友好。由此可见,正确用词就可以正确地表达情感。
生:我们小组找的是第11段:“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接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在这里作者通过几个动词体现了珍珠鸟的变化。
师:哪几个动词?你能具体浅析一下吗?
生:例如“接近”“蹦”“俯”“瞧瞧”,这些动词都体现了小鸟一点也不怕人,与“我”的间隔已经越来越近。
选文中老师采用换词比较评析及点评的策略使学生深入文本,品析正确使用动词对表达情感的好处。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学习语言有效的好策略。遗憾的是,这位老师对此处动词浅析是孤立的,平面的。实在,学生抓这段抓得好,文中第11、12这两段作者分三个层次写,第一个层次是小鸟对我的摸索————“接近”“俯”“喝”“蹦”“偷”“瞧瞧”,几个动词将小鸟摸索我又想同我亲近的心理写得活灵活现,使读者觉得小鸟似乎也在找朋友。第二个层次是小鸟逗我玩————“跑”“绕”“蹦来蹦去”。小鸟似乎是顽皮孩子,同我以异样的形式交谈。第三个层次是人鸟的和谐信赖——“啄”“抚一抚”,这段文字不仅使我们看到了顽皮可爱的小鸟,也看到作者的欢喜、赞叹,以而熟悉到人与自然原来可以交朋友,彼此欢欣,可以和谐共处。
这里本是师生文本对话的亮点,解读文体的关键处,师生都触摸到了。采用换词浅析法是一种很好的浅析策略,可惜的是老师没有做比较浅析。“拍一拍”“摸一摸”“抚一抚”,“拍”显然分歧适,有力度,虽能表亲切,但轻易引起小鸟的反感与警觉。然而“摸”与“抚”在字典意思是一样,轻轻接触,但通常给人感觉“抚”似乎力度更轻些,它通常与“爱”连用成“爱抚”,显然,作者用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作者主动用行动表示对小鸟的友好,消除小鸟对人类的戒备,才会有后来的“啄”,人和自然联系,重要取决于人,有了一方的信赖与尊重,才能引发另一方的信赖与尊重,才能出现文中小鸟依人的脉脉温情和殷殷爱意。以作者营造的舒适舒适的坏境中诞生的小鸟,以好奇到适应到依念到来去自由,默契胜过千言万语,在书的馨香之外有了生命的感动,在沉寂的文化之外有了奔流的感情。由这一点触及全篇,自始至终地贯串了人性化的笔调,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营造信赖、营造和谐的人文之举,字里行间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情调,人鸟相依相伴以至相濡以沫,彼此相知相融,心照不宣而又豁然通会,无声的默许,诗意的宽容,布满亲和力的境界,那是以作者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生命之歌,是生活中平淡而灿烂的美好瞬间,这里既有对生物有着的尊重,又有对人类的反思,文章的作用是深远的。回到例子,这么好的文本,学生有感悟,老师却错失良机,对言语形式及言语背后的心灵没有进行对话,确实遗憾。
如2010年山东济南市初中语文教学年会观摩课《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选段。
生1:我找的是文章第4段,“鸭蛋壳有白的和淡清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以这一段中,我感觉到那里的孩子都对鸭蛋有一种别样的感情,他们把鸭蛋当成儿时的玩伴。描写鸭蛋的样子说有的蠢,有的秀气,用生动幽默的文笔写出了孩子的幼稚可爱。
师:这位同学品读细致。我们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觉得这段文字写得有趣,就摘下来,并且稍作改动,同学们评一评我改得好不好。(课件展示)
挑鸭蛋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鸭蛋看似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丢脸,有的漂亮。
生2:我觉得读原文似乎在和一位有趣的老人谈话。屏幕上的这一段就显得很枯燥,没有感情,没有读的。
生3:还有下面的“蠢”和“秀气”,可以让我们想到鸭蛋的形状是圆圆的,很可爱,我以为这里的“蠢”是贬词褒用。“秀气”把鸭蛋拟人化了,给它们生灵活气,很令人向往。“丢脸”和“漂亮”太直白了,一点也没有生气。
师:说得太出色了,布满了灵气。“蠢”一词用得生动,该怎样解释?
生(众):笨、傻。
师:智商低啊,难道鸭蛋还有智商高低之分吗?
生4:读完这段文字后,感觉不像在写鸭蛋,而是在写人,就像一个小伙子在挑媳妇一样,精挑细选,十分有趣,而且要挑最好的。(众生笑)
师:那挑漂亮的不行吗?为什么非要挑秀气的?
生4:秀气让人感觉更贤惠美丽,所以一定要挑这个,别人抢都不行。
师: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哪是挑鸭蛋啊,原来是挑媳妇啊!(众生笑)
生5:我还想补充,第一句说“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在“有”字后面加了一个感叹号,说明当时用的语气是非常坚定的,以这儿可以感受出作者非常热爱思念自己的家乡。下面的“漂亮”、“丢脸”只是在写事物的外形,而“蠢”、“秀气”两个词赋予了鸭蛋性格,“蠢”不仅说明脑子笨,有时候还体现一个人老实,也有夸奖的意思,让人感觉更生动。(众生鼓掌)
师:太棒了。你们的灵气敏锐让人大开眼界。读书就应该做到如此,在第一印象基础上,反复把玩文字,再通过我们的踫撞,使浅层的单薄熟悉变得深入丰厚。
师:同学们猜猜,汪老写这篇文章时有多大年纪了?
生(众):60多岁。
师:哦,我可看不出来这文章出自一位老人之手。
生6:我知道汪曾祺大器晚成,是个像顽童一样的人。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