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本色实现有效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4049 浏览:123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目前我国小学教学有一个突出的不足:教师教得很辛劳,学生学得很痛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进展。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曾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公道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这也可能是上述不足的理由之一。一直以来,有效教学都是教育的一种理想与追求。我们在实践中一直关注这样的不足: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我们需要进行两个判定,首先,这样的教学是不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影响;其次,这样的效益,是不是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以为实现有效教学,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生学习,组织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观以为:学生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倡导“以人为本”、“以进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教学内容给学生,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包括任何自我发现,学生只是被要求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使学习的有效性大大弱化。然而,在国外,于20世纪初期已开始探讨有效课堂教学,把留意力以教师的身上移向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上。其中,布鲁纳夸大:应该广泛运用“发现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保存一些使学生兴奋的观念,同时留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布鲁纳以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不是靠教师给予,而是由学生亲身去发现,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提出:“假如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情况教学论文进行教学。”国外探讨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每个学生都主动介入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条件。实施有效教学,关注学生需求是核心,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进展”的思想,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联系,关注学生的认知状态、学习状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落实在学生的“最近进展区”。教师还要树立动态天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介入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行为、认知和情感三个方面的介入,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脑思索、动手操纵、动口交流,以而优化知识结构,使有效教学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落实。截取一位教师执教的《半截烛炬》片断,我们会对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有深入的熟悉:
师:他们一家得救了。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拯救了一家人的性命?
生:是杰奎琳。
师:还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是杰克。
生:还有母亲。
师:现在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以为是杰奎琳,另一种以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要说服对方,就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请大家快速读读有关课文,认真思索,再和同桌商量。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上述案例中,教师选取学生关注的对话切入点:“到底是谁拯救了情报站?”有效激活潜隐的两种观点,引发了认知冲突,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二、优化教学对策,服务有效课堂教学

好的教学对策应凸显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最优化就是要求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省时高效。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有关的对策性知识,如对课程开发的基本功、教学对策与设计的基本功、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的基本功、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的基本功等。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做出有效对策,更好地服务有效课堂教学

(一)教学对策的选择行为必须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教学对策的选择和使用必须满足教学目标所提出的要求,教学活动的程序、细节都必须指向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对策,首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初始状态,包括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习习惯、心理进展水同等,在学生的最近进展区开始,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假如仅根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对策,无视学习者的初始状态,那么所制订或选择的教学对策就会因缺乏针对性而失效。教师的知识经验是影响教学对策制订或选择的重要因素。选择教学对策在重视目标和学生初始状态的同时,还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凸显教师自身特点中的积极因素,在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对策的选择行为必须具有实效性。

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论述和实践追求的永恒主题。教学对策是沟通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桥梁,是教学观念的具体化与程序化,也是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对策面对同一学习群感受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学对策的运用要随不足情境、目标、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第一,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但能有效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成为师生交流的起点,推动教学论文有效教学。第二,求知源于疑惑,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提法,它深刻地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联系。教学中,创设不足教学情境,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的主体内心冲突,使学生进入不足者的角色,真正融入学习活动中。第三,《课程标准》夸大语文教学的整合性,必须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语文课内和课外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注重语文教学内容本身的开放性联系,还要有横向思维,注重语文知识跨学科间的联系,还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开放的课堂,实现课内外沟通。第四,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学生动手操纵直接介入的学习过程,在“做”中学,以“做”求进展,以根本上打破了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适时评价学生,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有效学习

教育教学过程也是一种传播活动,必须重视信息接受者的主动性,并及时反馈信息以便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学生通过接受老师的评价反馈,不断调整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提高了信息素养,因此教师的及时评价反馈是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善或形成,为教师改善教学或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具体的依据,评价更加重视对评价本身的再评价功能,使得评价是一种开放的、持续的行为。评价的范围包括对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等,如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学生是否在课堂中体验到了学习乐趣,是否有了探讨知识的,是否体现了自信与成功,学生是否得到全面进展。
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历程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生命个体。让我们高举“简简单单教语文,本天职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进展”的旗帜,着眼于学生终身进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有效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在有限的时间内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这才是语文的本色课堂,才是语文课的最高境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