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功能激发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4122 浏览:111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
关键词:情感功能语文激发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以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心理现象,以一系列独特的功能影响教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彰显其独特的魅力。现行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具有情感教育得天独厚的上风,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感的渗透。

一、情感的功能

情感具有调节功能,心理学实践证实,当个体出现愉欢快观的情绪时,整个智力操纵水平会大大提高,国外曾对两组儿童进行过对照实验:一组儿童受益于教师良好的情感调节,其智商为105,而另一组儿童在紧张情绪下,其智商只有90。情感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当情感感受者与刺激者的内心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则引起情感的共鸣,相互间必然产生感染作用;情感的暗示功能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能产生一种奇妙的动力作用;情感的迁移功能是指个体对某个人的情感往往会迁移到与这个人一切有关的行为对象上,成语“爱屋及乌”就是证实;情感的组织功能能唤起学生丰富的遐想和无穷的创造想象。

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美读。叶老说过,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书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能使语言练习和情感熏陶熔为一炉。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或文笔清新、或情深意长、或富于幻想,情感内容十分丰富。教学中只靠对语言条分缕析是不够的,要通过美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与作者实现灵魂的对话、情感的交融,主动领会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要在读者的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和作用的,情感是作品的原动力,“心有所思,情有所溢,面后有所撰作”(叶圣陶语)。作品是作者情动于中,溢于言表的产物,假如不能领会作者的感情,就不能说真正读懂作品。通过美读,以字、词、句入手,理解艺术形象,体验作品思想感情,真正做到“披文以入情”,使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进而借抑扬抑扬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以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以而使语言练习和情感熏陶融为一炉,让学生真正以感悟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知、占有、体验语文材料。
2、以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是否真正喜欢一个老师,是否喜欢该老师的课,“情”是关键,教师要以饱满高昂的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堂课,以自己的激励学生的情感,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教师情感激越、神采飞扬,能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气力;和蔼的面容、抑扬抑扬的语调、期待的目光、及时的鼓励、恰当的体态语言,给学生带来如沐春风的愉悦;情趣盎然的朗读、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进入角色的情绪体验,都会感染学生,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因此,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是语文情感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和塑造人格魅力,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优秀品质,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艺术,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3、以境。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对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儿童脑力劳动特点的本身,在于思维的感彩,在于智力感受”。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高涨、激动的情绪,对眼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在学习中意识或感到自己聪明的气力。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审美的乐趣、道德向上的乐趣,体验创造的欢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