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33586 浏览:1561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存活和进展的根基,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在小学阶段假如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开来,对于孩子们扩大知识面、提高语言学习兴趣、加强传统美德修养、陶冶爱国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一生的进展打下良好基础具有深远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

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9-0059-01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存活和进展的根基,也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我国事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小学语文教育是一种启蒙和认知教育。在这一时期假如能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开来,对于孩子们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加强传统美德修养、陶冶爱国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一生的进展打下良好基础具有深远作用。同时,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品格,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进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展。
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可以以以下两个层面入手。

1.课堂教学层面

1.1深入挖掘教材,渗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性教材文本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因子,以此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所提高。教学中,应在课文的题解、注释、浅析、比较和讨论等整个诠释系统中把课文的读解重心转移到文学、文化观念与文化教育上来,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寻求文化的审视点,传承课文中的文化特质,进而开掘作品内在的思想和趣味。
1.1.1结合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在教授《孔子拜师》一文时,把挖掘教材所蕴涵的礼节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广泛搜集古人在拜师的过程中会有哪些传统礼节、称谓,并且在此基础上引申一些发生在古人身上类似的有趣故事,如“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
1.1.2打破学科壁垒,开展学科与学科的互助教学。例如,教学《纪昌学射》一文时,语文教师并不只是枯燥地利用文字教学,而是搜集刘翔、姚明等体育明星经过刻苦练习才能终极获得成功的事例,并先容了其他著名人物也是经过艰苦奋斗才能成功的事迹,使学生们明白了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刻苦练习的道理,也明白了中国人刻苦刻苦的传统美德。
1.1.3贴近现实生活,留意内容的转化天生。“转化天生”是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续,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植入过程。植入是一个有生机的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建构过程,是在已有文化基础上再生长的过程。
1.2营造课堂文化氛围,接受人文熏陶。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外在体现,文化的精华应该渗透在语文课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帮助学生真正以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2.课外拓展层面

2.1加强诵读经典美文,丰富文化底蕴。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性的著作,在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至关重要的奠基和引导作用,是民族思想的来源,话语的来源甚至是民俗民风的来源,是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而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的宝贝,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抑扬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以中感受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
诵读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再结合其它方式引导学生以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可以有效地培养纯正天真的品质,抵制不良的精神污染。
2.2阅读国学经典,提高道德修养。阅读国学经典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推动教学论文生命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过程。五年级下学期有一个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六年级下学期也安排了两篇古文,老师教学过程中要以整体着眼进行诵读练习,以完整的作品中反复体味、咀嚼文章的思路和情感的变化以及特定的时代特点,感悟其中蕴涵的博大思想。对于这些经典名著,我们先以课本中的节选入手,读懂课文,了解基本大意,再深入浅析其蕴含的传统道德;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召开读书报告会。

2.3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感知接受文化修养。

2.3.1利用班级文化,激发学生兴趣。作为语文教师,而且也是班主任,我觉得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布置是一个机会。平时,我选择一些有激励作用的古诗或名言名句制作成标语悬挂在教室四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并把其作用讲解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加以实践。
2.3.2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传统节日保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道德、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
2.4利用社会资源,开阔视野。语文教学不能仅限于教材中的几篇课文的讲解,而要充分挖掘利用社会中的文化课程资源。为了让学生更广泛地接受传统文化的学习,得到全方位的熏陶,学校组织了“走近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去年,我镇外出乡贤回乡举办了几场粤剧表演,我校特别请剧团到校演出,让学生观看。观看演出前学生查阅了粤剧的有关知识,观看时比对相关知识,边看边随着比手划脚,俨然小粤剧迷,课间学生们还能模仿着表演几手。
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新时代民族精神再现辉煌。在语文课堂中渗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在得到一定的传统文化滋养后,其语言文字的修养,其文化底蕴,必然会有一定的提升。同时,蕴涵在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骨、操守必然也会为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中的孩子提供更为健康的精神养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丝丝春雨,滋润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让我们在教学中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稳步向前。
参考文献
[1]傅丽霞.《语文教育文化底蕴的价值取向及培养对策》,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编,《继续进展求是—全国中语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C].开明出版社,2009
[2]于漪.《弘扬人文,革新教学论文弊端》[J].《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
[3]欧立新.《给孩子一把打开宝库的钥匙--也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湖南教育》,2008年6月号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