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21477 浏览:958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无论是教材的设置,还是课程标准的要求,都贯串着素质教育的因素,也承担着素质教育的责任。只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挖掘,系统练习,就能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增加了语文这门课程“应该继续语文教育优秀传统”这个重要的提法,我们的教学要在继续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革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中,不能丢掉传统的好做法,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练习,还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求实的基础上求活。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披文以入情”明确了高质量的思想是借助高质量的言语形式来表达,并成功的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必须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艺术练习促使人的情感、思想、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读一篇文章的重点往往在于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把握内容、积淀情感,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练习的角度品味语言,思索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这样的思想感情,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以而明白这样运用语言的缘由,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活泼生动的语言文字。教师要给孩子营造一种静静读书、静静感受的氛围,不要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以教师个人对文章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深刻感悟教材的人文内涵,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要以教材中人物的高尚精神去影响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二、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大纲中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索,学习怎样读书。”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低年级的学生要逐步改掉其阅读时语速过慢的习惯,多向学生先容一些有益的书籍,让其阅读,不断地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系统,在读书中不断领悟,学习他人的写作技艺教学论文,积累好词好句,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语文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预习,这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讲课前学生先行学习的一个阶段,其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合,就会做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惑,困惑又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会集中追求解决的留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留意力,对鼓励学生激发起阅读的兴趣和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怎样达到最有效的预习呢?首先要“读”,阅读课文,假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就会记录下来,作为上课听讲的重要内容;其次是“练”,练就是做一些课后练习,有效预习就是体现在练上,课后的作业题,做一做、练一练,预习也变得更有效了。

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诗歌用字精辟而富有意境,散文句式优美而富有韵味,记叙文描述清楚而富有深意。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推敲字词、欣赏内涵,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字感悟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课文《鸟的天堂》中描写到:“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文字中,“堆”字用得很生动,它形象地描绘出了树叶的形态,“明亮”一词用得也很出色,把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类似这样的词语,我们要有意地引导学生去琢磨感受,使他们感悟到大自然的美、语言文字的美。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的句式、段落。用优美的句式串起来的语言总是生动活泼的。有的句式参差,讲究节奏美;有的句式工整,讲究对称美。比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用词传神,句式讲究,在描写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读起来来琅琅上口,把山“奇、秀、险”和水“静、清、绿”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学习这样文章的时候,让学生在回味其优美韵味中得到美的熏陶。

四、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说的是教学要引导学生进入描写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珍惜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引发学生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获得思想的启迪。课文《麻雀》一文赞扬了一种伟大的爱,感人肺腑;《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突出了小村庄以前的秀美与后来的毁灭,是堂生动和深刻的环保课;《三个儿子》一课,教师要注重引导孩子对长辈的爱的教育。教师还可以创设作品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再现,转换角色,将学生以“局外”引入“局内”,引导学生去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去发现和欣赏作品的真情实感,引发情感共鸣。比如,《以现在开始》一课,教师创设情景,编演课本剧,让学生扮演角色,再现文本内容。学生在体现动物动作、神情,描述语言中走进文本,获得情感体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懂得了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知识潜能。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动教学论文学生主体性进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责编闫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