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材对语文教学推动作用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25908 浏览:1194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语文教材不仅指语文教科书,还包括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切信息。我们把语文教科书称为“显性”教材,把其它的语文信息称为“隐性”教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自觉填补“显性教材”(教科书)留下的空缺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应有的课程价值,自觉根据教学实际对显性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和创造,挖掘出和教学相关的“隐性”教材,以而进一步丰富显性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关键词:隐性教材语文教学整合创造
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在重视显性教材的同时,更应该挖掘出和教学相关的“隐性”教材,把教学真真切切地搞好。

一、巧妙整合背景知识,补充显性教材

作品背景先容很重要,它联系着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理解,对作品背景理解不透,学生在学习时就很难吃透课文,以而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而显性教材当中提供的背景知识先容是非常简单的,有的课文的背景知识在显性教材当中甚至没有先容。因此,这就需要教者对相应的背景知识进行收集、整合,然后先容给学生。例如杜甫《登岳阳楼》的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学生总是理解成表达了诗人终于登上岳阳楼的喜悦之情。甚至清人仇兆鳌也以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还有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学生也无法理解。在讲解这首《登岳阳楼》时,假如教者可以适当补充杜甫写作这首诗歌的背景——“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以(今湖北)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是年诗人已经五十七岁。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借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他本来就多病,长期的水上生活更加重了他的病情。世态炎凉,很多亲友都跟他断了往来。”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首联并非写登临的喜悦,而是表达了诗人的遗憾——由于连年战乱、终日漂泊直到风烛残年才登上心仪已久的岳阳楼。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沧海桑田,壮气蒿莱……同时也深刻的理解了颈联所叙述的凄凉落寞的身世。因此巧妙的整合背景知识,不仅可以补充显性教材,还可以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

二、巧妙挖掘关联文章,充实显性教材

作品是作家的思想、价值取向和情感取向的载体。因此,作家的某种思想、某种情感取向和价值取向会在不同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同一时代背景、同一社会背景下的作家他们的思想、价值取向和情感取向也会相同或者相近。甚至不同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下的作家的思想、价值取向、情感取向也会相同或者相近。因此,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作家的同类作品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隐性”教材。都是对显性教材的有效补充和诠释。
笔者有幸在镇江市大港中学聆听了山东省济宁学院附中朱则光老师上的《藤野先生》一课。朱则光老师选取了感受藤野先生的“伟大”作为这一堂课的切入口。为了感受藤野先生的“伟大”,朱老师在活动三“感受‘伟大’”中巧妙而恰当的引用了鲁迅先生《琐记》中的一段话:“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和《自序》中的一段话:“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推动教学论文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这两则材料的引入使学生理解了鲁迅先生当时的心路历程。然后教者浅析了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自己也麻痹不仁的情形,这样学生就理解了藤野先生的帮助在鲁迅先生看来是“雪中送炭”,是对鲁迅先生的心灵的慰藉。在最后一个教学活动——“升华‘伟大’”中,朱老师又引入了三则材料:鲁迅离开仙台后就与藤野先生失去了联系,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异国的恩师。1935年,日本一家出版社打算出版《鲁迅选集》,专门去征求鲁迅先生的意见。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选录进去。”(材料一)一个偶然的机会,已偏居乡下的藤野先生看到了别人推荐来的《鲁迅全集》。得知昔日的学生已成为中国的大文豪,他异常惊喜。但没过多久,鲁迅先生就与世长辞了,师生再也没能见上一面。当藤野先生听到鲁迅逝世的噩耗后,他正襟而坐,默哀很久,徐徐抬起头来,用颤抖的双手把鲁迅的照片高高举起,然后饱蘸浓墨,提笔写下“谨忆周树人君”。(材料二)后来当有人问及他当年教鲁迅的心情时,藤野先生说:“少年时期,有一位先生教过我汉文,我尊敬中国,也就觉得对那个国家的人也应该高看的……前后外国留学生只有周先生一人。因此我帮他寻找住处,学习日语,虽我能力有限,却要尽力关心……我是为了对道德的先进国家表示敬意,而不单为周先生一人。……”(材料三)假如说学生对藤野先生的“伟大”的熟悉还是模糊的,阅读了教者引入的材料后,学生对藤野先生“伟大”的熟悉立即清楚起来。这是对文本“人化”而非“圣化”的解读。
挖掘与课文相关联的文章,使我们的课堂不仅有了厚度而且有了温度。

三、巧妙运用其它艺术形式,扩充语文显性教材

文学是语言艺术,具有间接性,其它艺术形式大都具有直观性。文学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显而易见。但是文学艺术和其它艺术形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终极——审美,在审美中进行文化的陶冶,在审美中熏陶“人文”情怀。以这个作用上说文学艺术和其它艺术形态又是相通的。王维的诗就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建构主义以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因此,其它艺术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同化”,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过程的顺利完成。例如我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播放了中心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苏州印象之拙政园》。精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优美的文字、深情的朗读不仅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之中,对苏州园林有了感性的认知,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苏州园林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教学《威尼斯商人》《雷雨》《陈毅市长》等戏剧,完全可以把荧屏出色对白用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感受戏剧语言的特点,这样将文字符号变成可感的形象,通过视听感觉器官,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感染气力,也可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不同的艺术形态的感染和熏陶之下完成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当然我们在运用电影、电视、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作为“隐性”教材的时候要留意方式和策略。要树立“大语文观”让“隐性”教材为语文服务。不当的使用不仅会使课堂教学偏离语文的原点、失去语文味,还会扼杀学生的想像力。

四、巧妙开掘民俗文化,丰富语文显性教材

语文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文学来源于生活。鲁迅先生以为:“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已有。”文学作品作为具体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同样也要反映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因此,民俗文化不仅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丰富资源,也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就是民俗风情。另外还开设了两个专题——《荷》《鸟》。编者已经意识到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教育性的重要载体。然而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充分挖掘、整理本地民俗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怀、树立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坚强人格,才能让教育在多元文化冲击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本土文化,在强势文化入侵背景中永不丧失自己的文化精华。
民俗文化也是解读经典文本的重要杠杆。例如在学习《社戏》时,先容绍兴的社戏风俗——“社”,最早指的是土地之主。渐渐引申为土地神。所谓社神就是土地神,其起源是来是对大地的敬畏与感恩——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此乃中国人所以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理由。在小说《故乡》里,少年闰土“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眼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这作为饰物的银项圈,显然体现着民间信仰,不仅寄托着父爱,也有着对神佛的迷信。以这些风俗中我们感受到古代人民对天神,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感恩情怀,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淳朴、善良。《阿长与》一文中包含着吃福橘、汤团、如意糕和喝元宝茶。的习俗。旧时,大年初一起床后循俗先吃“烟火食”(即以柴火烧煮之食品)后方可开口说话。如今,通常以汤团、如意糕作早餐,并吃福橘。新正,主家习以元宝茶待客,茶水中循俗置金橘、橄榄、蜜枣等,寓有团圆、如意、幸福等祝愿。以吃福橘这一习俗中学生可以感受阿长的善良和淳朴。
教师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语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只有以生活中挖掘“隐性”教材,才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高德利,教师,现居江苏姜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