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15 点赞:4049 浏览:117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不断推进与深化,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关注的焦点。高中语文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实施教学,因而阅读与鉴赏教学是否有效,决定着语文教学成败。

一、审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近况

在高中语文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阅读教学引进了“体验、对话、感悟”等新理念,同时,教学新方式、新对策也大量涌现,可谓相当活跃。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及新方式、阅读教学的基本元素的熟悉和把握不够得当,以至于出现种种误区:
1.夸大“语文素养”,而忽视“知识建构”。不能由于说“语文素养”,就取代基本的阅读知识、技能、对策的练习,实在这些正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2.教学对话中出现“形式对话”、低效对话。由于新课改反对教师独霸课堂的“满堂灌”,注重教学对话。于是教学中看似注重对话,你来我往,有问有答,实在其中充斥着不少虚假对话,无效对话。
3.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个人的独特体验、感悟,却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探讨脱离文本,“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泛滥。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的角色丧失,教师不能真正起“推动教学论文学习者的学习发生跳跃的、起一种脚手架作用的他者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探讨”“解读”不能给予正确导向的评价。
4.为转变过于夸大接受学习,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接受式”学习便被“无情地抛弃”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堂课频繁的“四人小组”探究活动,这种没完没了、没有实际效果的探讨实在是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简单化和异化。
以上只是择要列举出近几年的语文课程革新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因而,要真正全面落实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精神,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迫在眉捷了。

二、关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与进展,努力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和效益,掌握教学对策并公道运用教学手段和策略,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它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确有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行为老套的不足,正需要用理性和怀疑精神,通过反思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而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一堂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有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呢?固然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它应该能很好地把握“三个维度”,处理好阅读教学的基本元素与相互的作用联系,进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学生能通过自身的体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过程是不断多向互动和动态天生的过程。正如史绍典先生提出,“一堂‘充实’、‘饱满’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过程’、‘有积累’、‘能增值’”[1]。
叶澜教授以为一堂好课,应该是“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学生通过这一课,学到了知识,进展了能力,得到体验,全班各层次的学生至少都有或高或低的学习效率,课堂上既有资源的天生,又有过程状态的天生[2]。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在一堂语文阅读教学课中,学生既学到了有关阅读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也进展了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浅析判定的能力,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课堂上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等真正的“生命对话”。

三、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切入点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充分理解新课标精神,特别是对“对话、体验、感悟、建构”等阅读教学新理念要有正确的熟悉,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进误区。要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把握几个基本切入点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1.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一篇篇课文,由于“离开了课文,阅读教学就丢失了语文学习的特殊凭借物”[3]。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不能不顾实际效果,一味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超速阅读”。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时间直面课文本身,而是在老师的“诱导”下绞尽脑汁地“揣摩”教参对课文的“浅析”以及“思索和练习”的答案。当然,只是放羊式地让学生自己读也不行,王荣生博士的说法非常形象——“教师的服务不即是端上一桌饭菜,‘噢,学生您吃吧!’”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本意识,才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根本途径。
2.在实施对话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效提问,要摒弃低层次的是非问,多一些启发式提问、开放式提问和创造性提问。有效提问是进展学生思维的途径之一,教师要能有效地利用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索过程或思索体验。要真正使得学生思维得到进展,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到学生怎样想,而不能只是在听答案是否符合“预设”,对正在作答的学生漠不关心,这样就会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分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就阅读过程中大胆提问、质疑,这在以往的教学中一直不受重视。实在在阅读中进行质疑、释疑是推动教学论文理解的有效对策。
3.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不能被弱化、淡化。“在语文素养中,大概谁都不会否认语文能力的核心作用,而能力的形成中不可忽视的是科学练习,因而知识教育在其能力进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不可忽视”[4]。当然,教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不能只一味单调地“讲”,不能一味只是提供教师以为正确的答案,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怎样建构知识为已用,多传授阅读策略和对策,多留意练习学生的思维策略,否则,学生头脑被塞满了零零碎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阅读能力。应该重视在具体作品的教学中让学生“感悟、体验”,比如让学生“感悟”到“意象”是什么东西,并且学生能用“意象”等词来表达他们对具体作品的“理解”,这样,知识教学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4.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应牢牢捉住“教学的规律,学生熟悉心理的规律”。既要引导学生高度重视阅读策略和对策的学习,又要重视调动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实在也是阅读的动力因素,也是提高阅读教学重量的重要途径。“阅读首先要调动阅读主体的心理动力,把被动的阅读转化为主动的阅读动机……阅读中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动机、一种求知若渴的阅读期待。”[5]教师假如能把学科知识加以“心理学化”,学生就更轻易理解和接受,因而要探讨学生的学习规律,“探讨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心理结构和规律;探讨学生是怎样获得语文知识,如何形成语文能力,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个性的全面进展”[6]。根据阅读的特点,“品—评—悟—化”的教学对策,比较教学都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我们不能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中又陷进另一种体现形式下的“少、慢、差、费”,要走出误区,努力探讨确实有效的高中语文阅教学的策略对策,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注释:
[1]史绍典.高中语文新课程高效革新教学论文教学探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2.
[2]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08—209.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99.
[4]魏本亚,时金芳.走进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必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2.
[5]韦志成,韦敏.语文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99.
[6]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2—283.
[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孙建泉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一中学3621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