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情景创设对策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4719 浏览:151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情景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景创设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拉近学生和所学内容时空间隔。在课堂教学创设可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运用实物创设情境;利用图象创设情景;捉住阅读环节创设情景;利用语言创设情景。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景创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4-0041-02
1情景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1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新课伊始,爱玩的小学生们,还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要将他们带入教学内容中,激起他们浓厚学习兴趣,情景创设少不了。

1.2能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同学们,首先来听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唱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年纪和你们差未几的小男孩,他边放牛边为解放军放哨,在一次掩护解放军主力和老乡们安全转移时而不幸牺牲的英雄事迹。现在让我们走进另一位抗日小英雄吧。老师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感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产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1.3能拉近时空差距

古文古诗,文字精简,却晦涩难懂,小学生要理解其中含义很难,情景创设可起到桥梁作用。例如,在教学“岁寒三友”这个单元中三首古诗时,教师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竹、梅、松。画好后,老师选出画得最好的三幅,说:“你们看这么美的画,我们是否应该在上面写点什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古代诗人是怎样给画题诗的吧,一下子缩短了时空的差距。
2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景创设的对策

2.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进展的联系”。因此超越知识符号的课堂,构建生活的课堂,放飞学生的心灵,并使之穿梭于生活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间,是对教师的课堂艺术的时代要求。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我转变了过去逐段讲解后填表总结的传统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在自学课文后,举行“产品发布会”:学生选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玻璃,假设你是该玻璃厂的厂长,现在你如何把你的产品倾销出去?同时也让一些同学充当记者、经销商和客户,就自己想知道的不足进行发问。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将同学们没有想到的不足加以提问。(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玻璃的特点、作用进行发问、讲解并展望进展远景)最后完成课后思索练习。整堂课学生学得其乐融融,有效地避免了说明文枯燥无味的毛病,又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2运用实物创设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熟悉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以这一熟悉规律出发而产生的。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间接知识,形成明确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教学《新型玻璃》中的“藕断丝连”一词,教师不是机械地去讲解,而是请一位学生上台折断一节莲藕,这时同学们经过仔细观察就明白了“藕断丝连”的原义,再理解比喻义自然也就轻易多了。由此可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既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也能增进学生的实感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节省教学时间。

2.3利用图象创设情景

小学识字教学量大,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也很枯燥。所以老师就得在识字教学中下功夫,如何解决这个不足呢?根据学生的留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策略可以解决这个不足,比如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策略或在游戏中识字等手段。如一位老师在上《我有一盒彩笔》这一课时,尝试在情景中识字,利用课堂导入营造的气氛来消除学习生字的乏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画一条紫色的曲线,那是连绵起伏的远山”这一句,flash课件就出示这一副美丽的画卷,让孩子在直观感受到连绵起伏的这一场景中去熟悉“绵”和“伏”这两个生字,这样既读准了字音,又把这个成语的意思也感受了。并且一直集中了他们的留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

2.4捉住阅读环节创设情景

小学的语文教材具有形象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这就符合儿童通过形象熟悉世界的规律。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儿童熟悉的特点,运用情景教学进行阅读教学是行之有效的。通过教师利用情景对教材进行浅析,可以让学生以中找到规律掌握策略。情景,虽是作为一个整体,让儿童去感知的,但在教学过程的不同步骤上,还需根据某一环节具体的目的及要求,在总情景中,突出强化某一客体或局部情景。具体他说,在初读课文——细读课文——精读课文,这些不同的步骤上,情景显示的强度,角度及手段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情景教学下的阅读,可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学生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性格有不同,那么他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对于课文中我们所要思索的不足,不应要求有统一标准的答案重要的是充分展开学习过程,把情感目标外化,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学习和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教育。

2.5利用语言创设情景

新课标要求老师对教材公道利用开发,学生学和老师教都不应仅仅只局限于课本知识。那就要重视教学过程,在情景中对知识进行延伸,使情感目标升华。在《桂林山水》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们想想假如你有一盒彩笔,你会画什么,当然这不是天马行空的想,它是在一定情景氛围笼罩下的联想。在这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歌中,如文中写到“像老人、像骆驼、像新生的竹笋、像巨象”,这样的句子,本身就给孩子指导了想象的方向,老师在通过多媒体把这些想象的东西呈现出来,让孩子更直观的感受。给他一个方式,让他在其中自由的发挥。文中的主人公画明天的理想,借此,我便问:“要是你们手中也有一盒彩笔的话,你会画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让我觉得欣喜,他们那种善良的童心、丰富的想象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他们说道“一座弯弯的石桥,像一位窈窕淑女,在等待远方的亲人,又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课后再让他们画一画,以这种形式对情景加以延伸。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