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辅助教学回归语文味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8111 浏览:319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在目前看来,很多教师纯粹是为多媒体教学而利用多媒体,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失掉了语文昧。为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多媒体教学中“语文味”缺失的理由作初步浅析,并探讨让多媒体教学溢出语文味的对策。
●多媒体教学中“语文味”缺失的理由浅析
1.多媒体教学的“目中无人”,阻隔了师生对话
语文课的魅力在于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激活思维,形成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而不当的媒体使用使语文课这一布满人性的特点荡然无存。有位老师在教学《世纪宝鼎》一文时,采用了很多历朝历代“鼎”的图片。上课时老师忙于让学生观察鼎的图片,在讲台上认真地操纵着多媒体,一遍遍地演示着图片。师生之间没有了信息反馈与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都已“目中无人”。
2.多媒体课件的“固定程序”,妨碍了课堂天生
课堂教学具有“天生”的特点,每一堂课实际上都是教师无法猜测的,这就给课堂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也正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时却异常地生动活泼、异彩纷呈。但目前来看,语文多媒体教学在课件制作和课堂结构设计上,千篇一律,千入一面。在课堂上“以机代人”、“以机代教”,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个性,教师上课就像已设置好程序的机器,按部就班。这样的多媒体课件,极大地妨碍了课堂的有效天生,课堂教学终将是失败的。
3.多媒体课件的“过度演示”,弱化了生本对话
小学语文书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编辑而成的,其系统性、序列性、科学性是其他载体所无法比拟的。在时下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以上课到下课,文本都由多媒体加以演示,重点的段落都在屏幕上显示,学生眼睛盯的是演示屏幕,思维是随着屏幕上的内容变化而变化。一节课下来,连书角都没翻动一下,在这样的课堂里,教材已是纯属多余。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了以本为“本”,学生才可能和课文展开真正的“对话”。
让多媒体教学溢出语文味的对策思索
“语文味”不拒绝多媒体,多媒体也不是“语文味”的“杀手”,明乎此,我们便可深入探究如何让多媒体教学多些“语文味”和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强“语文味”的不足。
1.正确熟悉计算机辅助教学
尽管多媒体技术使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更为广阔,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是为了更完美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必须正确把握语言文字学习的自身特点,必须明确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公道使用的关键在于服以教学需要,取长补短。就是说,要针对具体情况浅析哪一种手段更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进展语文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目标,同时更简单有效。
2.设计灵活的多媒体语文课堂结构
各种电教媒体如何才能用得恰到好处,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流畅、自然,语文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进行巧妙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精华是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可见多媒体应突出其“助学”作用,推动教学论文师生互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而不能喧宾夺主,让师天生为课件的奴隶。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用己所长,如善于朗读或善于写作;善于抒发或善于理性浅析,并与多媒体紧密结合,用自己的去感染学生,使不同的教师展示出不同的教学特点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图、音、文交互的特点,提出开放性的不足,设计巧妙的情境,给学生留足思索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更强烈的介入意识,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环境。
3.力求使用方式的有效性
多媒体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课件的好坏应该体现在其使用效果上。使用课件时,必须以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在不失时机发挥媒体作用的同时,还需考虑展示媒体的最佳动机,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以而帮助学生解决不足,切不可随意呈现,喧宾夺主。(1)渲染环境,披文人情。语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有其独特的效应,教师若能在课堂上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精心营造一个可感可知的学习情境,就能让学生人情入境地阅读。如《船过三峡》,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三峡的山和与之相关的一个美丽传说。由于“三峡”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为使学生深切感受它的“水急、船险、景美”,教师在课文的导入部分可以播放长江三峡的录像,同时配上精炼的导语。面对这样一个形声并茂、消息结合的场景,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以而萌生阅读这篇课文的迫切心情,必能大大提高阅读文本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假如将那些生动感人的文字配上合适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诵,教学就更显得情真意切。如此,借助音乐和画面恰到好处的烘托点缀,使课堂变得多维、立体,为阅读教学营造了一个布满人文气味的氛围,促使学生披文人情。(2)利用辅助信息,提升阅读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上风,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语文教学的趣味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脱节造成的,学生的经验与所要解读的文本的意象之间有着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填补这个鸿沟,才能使学生走进文本。例如,教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中有关于战争的诗句时,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根本没见过战争,又如何去体验战争的残酷?在这次瓯海区第八届小学教坛新苗汇报上,黄小嫘老师就很好地进行了处理。打开多媒体课件(战争中受伤的人,倒塌的屋子……一张张图片伴随着低沉的音乐),老师说:静下心来看看真实的画面,想想用语言文字来描绘一下。学生回答:恐怖、不堪入目、惨不忍睹……就这样有效地填补了学生经验上的空缺,至此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愤慨、无奈、控诉、不解、同情伴随着学生的朗读而来。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儿”更浓郁,更芳醇。(3)抓牢练习点,进展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练习途径,以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捉住练习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提高课堂容量,加快教学节奏,删繁就简,将节约出的宝贵时间还给学生,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推动教学论文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选择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各种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用合适的媒体,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逐一呈现,一定能使媒体教学溢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