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案教学探究

更新时间:2024-04-19 点赞:10302 浏览:442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案教学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方式。学案由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点等设计的,它由预习导学、学习研讨(课堂重点),巩固拓展(课内练习、课后拓展)三部分组成。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逐步自主学习、自主研讨、自主质疑、自主练习,不仅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质量,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探讨学案教学的运用:

一、学案教学引自主预习

叶圣陶曾说:“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预习一项,规定为必须使学生实做的工作”,“预习的事项逐一做完,然后上课”。笔者以为预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所以在学习新课前三天我把经语文教师统一制定的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学案的预习导学部分主要围绕读文明确大意、疑难字词疏通、句段写法批注三方面设题。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一篇文章预习,把握课文大致内容,能明确课文的文体、表达方式,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主要事件,理清写作顺序,学习生字新词,为深入理解课文作好铺垫。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后,可用学案上的相关习题检验预习效果,并记录下尚有着的不足,带着这些不足走入课堂,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实践证实,通过学案的下发引导、老师的严格要求、学生的操纵、小组长的勤检查,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正在逐渐养成,孩子们在学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主动、积极、自主地努力学习。“学案教学”实践中,学生是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以教师讲解为辅。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那样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探讨,自我实践。

二、学案教学促合作研讨

学案教学的重点就是课堂上的学习研讨、合作探究、精讲点拨部分。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案中的教学重点、难点精要讲解,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综合不足。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在充分发扬的条件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课文、浅析不足、解决不足。如《再别康桥》学案的“合作研讨”中,提出以下几个不足:(1)文章为了体现剑桥大学的特点,先后选取了哪些富有特点的景物?(2)用优美简洁的词语归纳诗中的几幅美丽图画。(3)徐志摩写本诗的目的是什么?(4)《再别康桥》给了你哪些艺术的美感?试就诗中你喜欢的诗句赏析。孩子们讨论、交流、探讨很快找出相关景物、并恰当赏析、浅析写作目的等。教师以“学案”为依据,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介入整个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学会思索的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掌握知识,进展能力。语文教师就要鼓励和组织他们进行合作与交流,使他们的思维发生碰撞,以而了解彼此的见解,弥补各自的不足,对不足形成更加丰富、全面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学案教学导巩固练习

当堂达标练习,可以是个人自练,小组互练,限时练习或考试检测。无论哪种练习方式,都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实现巩固“已学知识”,有所革新教学论文的目的。知识迁移拓展,紧扣目标,当堂练习。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练习结束后,学生可讨论互对答案,也可由教师出示答案,但讲评一定要有针对性。根据教师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比较、浅析、综合,把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归纳学习策略,以“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熟悉奔腾。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又未能完成的不足,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同时教师要适时将学案收起,仔细审阅。对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不足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不足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以收到实效。
我们的教学实践证实,新型的语文“学案”教学则能够使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这一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主动介入学习,自主探究知识,以而能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不足的策略,使学生以自己的发现和创造中受到鼓舞,得到启发,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