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呼唤美回归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17696 浏览:811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艺术就应该是美的,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应该得到美的享受,在享受的过程中不自觉的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知识;能力
语文是什么?语文不仅是文化与科学的结合体,更是一种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境幽远的诗韵,是断臂维纳斯的浮想联翩。是的,语文这两个字本身就布满了迷人的色彩,让我们那么渴望接近。
然而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普遍不足是什么呢?我们的教育环境,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材,我们的各种媒体时时刻刻都在向学生传输着一个共同的信息:考试!先看我们的课堂,当学生齐声诵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人物”感悟着时光飞逝不待人的无奈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忘掉“这是千古名句,历来是考试重点”,这种动机一产生,如一盆冷水由上而下,语文之美便随流水渗透脚下。再看我们奉为瑰宝的语文教学论述,大多也是随着考试的车轮告诉我们,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学,学什么,不学什么。探讨不可谓不深,观点不可谓不新,功效不可谓不大。在“功利语文”的束缚下,真正沉醉在语文的韵律与魅力中成了奢求,课堂上我们正在赏析“长亭送别”的感人意境时,学生忽然问:“这个会不会考?”
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习惯于带着镣铐舞蹈,年复一年讲解着静止的语文,僵死的语文,不敢去想象脱掉镣铐解放的感觉,不敢去体味美的语文。语文教学需要解放的感觉,需要弹奏出动人的旋律。为此,我们应该留意以下一些:

一、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语文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你教我学,也不是你启我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这主要夸大了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双主体地位,是对互动教学的最好诠释。所谓师生互动并不只是师问生答,还应与学生的提问相结合,由于单有老师的提问轻易导致“牵牛式”的不良现象,而光有学生的提问又轻易出现“放羊式”的不良现象,只有将两者结合使用,才是最好的互动方式。教与学只有良性互动,才会共同创造并感受“回眸一笔百媚生”的美。一贯的填鸭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他们发表己见的机会,扼杀了他们渴望张扬的个性,造就一个个只会默默的接受,不愿思索,不善怀疑,缺乏革新教学论文的所谓栋梁,老师讲课简直是在跳独角戏,不觉得孤单吗?我们应宽容、仁爱、,激发学生的思维,催生他们质疑与探究的。作为教师必须考虑如何才能让学生介入到你的教学活动中,不要忘了学生才是终极的主体,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大脑一片茫然,不是徒劳无功吗?

二、语文教学是审美的过程。

语文学习就是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的过程,当语文教学把语文的美肢解的越来越细的时候,美就去了天国,失去了美,语文失去了灵魂。在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程式化,教师更倾向于把文科教学理科化,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什么兴趣,学习起来觉得枯燥无味,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还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中学生感情丰富,有追求美的强烈愿望,假如用一些美好的事物影响他们,激励他们,他们的道德情操就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语文是美的,语文的美需要发现,需要感受,需要对历史与文化进行深沉的反思。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现屈原宁可怀石投江也不苟活于世的壮举之美,才会发现王维“随意春芳歇,天孙自可留”包容着矛盾之后的选择之美,才会发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奈,才会发现祥林嫂之死背后的传统观念与人性悲情。我们专心去观察、去感悟就会发现太多的美蕴含在语文之中,有凄凉之美,有欢娱之美,有悲壮之美,有淡然之美。假如每节语文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考试卷上能长几分,那将让人多么乏味,多么沮丧,怎么还有审美的兴趣?即使在应试教育下,我们也应该尝试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汲取营养。

三、语文教学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成效在不小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善于通过一些无形的线以课堂延伸到课外。他又说:“我们要发现和确立学生的各种能力、天才、禀赋和个人爱好,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为掌握知识创造一个丰富而广阔的智力背景。”可是我们的语文学习空间越来越窄,越来越阔别时代、家庭、社会,语文成为“强化练习”,成为“适应性练习”,成为枯燥、僵化的闭门造车。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多年来我们默默的在“功利语文”这块土地上辛勤的耕耘,往往会忘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实在语文并不缺活水,恰正是我们自己堵死了活水的源头。语文离不开生活如同鱼儿离不开水,只有融入生活的海洋中,语文才有勃勃的生机,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功利语文与生活一定誓不两立吗?功利语文就一定要关起门反复操练?殊不知语文课堂需要生活的滋润,需要生活注入鲜活的血液?失去生活,语文将是一条愈流愈细的小河。也许我们的教育评价离不开考试,离不开分数,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因此而背离了语文的正常轨道,放弃了学生,放弃了美感,放弃了生活,只能让语文由一个婷婷少女变成一个丑陋的老太婆。
回顾过去,也许我们发现在语文教学中留下了不少的遗憾,但我相信在我们不断的语文探究活动中我们会不断获得启迪,原来语文是这样美好,教语文真是一种享受。真的,当我们把语文当作美来教学时,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学语文时,必然发现另一翻天地,原来,我们在享受语言艺术带给我们的震撼时,一样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