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价值论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19274 浏览:912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德育价值论,是对德育价值系统研究的理论。对德育价值进行系统研究,无论对德育理论的完善,还是对德育实践的指导鉴戒;无论是社会对德育的关注重视,还是德育自身价值的实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面对德育无用的论调和以道德教育取代德育的主张,使德育价值的研究显得更为必要。这也是选择这个题目作为我学位论文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德育价值的条件|教育论文网|。德的内涵和属性:德是国家对国民提出的思想政治品德上的标准,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它都是政治属性的概念,德与道德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道德是属于社会概念;德调节的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道德调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在德产生之后就被德吸收,德包含着道德。德的意义即德的作用:道德产生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德产生于国家生活的需要。道德把人从动物中区别开来,使人获得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德是国家统治的工具,是维护社会生活的调节器。对于个人来说,德可以使人获得荣誉和利益。德的生长途径:德不是先天就有的,是人在国家(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人获得德有三条途径,即自我学习,环境影响,社会(教化)教育。教育是人获得德的基本途径。第二章,德育价值的基础。解读德育:德育是培育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德育理解为道德教育和以道德教育代替德育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历史和现实中的德育都不能只是道德教育。德育不能仅仅是政治教育,同样,德育也不能仅仅是道德教育,国外也不是仅仅有道德教育,只是国外的政治教育更为高明。破译德育价值。价值不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在客体功能属性上的对象化反映。德育价值是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在德育这一客体功能属性上的对象化反映。德育价值主体对德的需要产生了对德育的需要,德育所以成为德育价值客体,是由于它有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属性。德育的功能与德育价值。德育价值是德育价值主体对德育培养德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在德育功能属性上的对象化反映。WP=5德育功能是德育实践活动所具有的作用和效能,它突出的是德育能够做什么,二者既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构成关系。德育功能是德育有价值的根据,是德育价值构成的基础。第三章,德育价值的内容。解读价值,解读社会、解读人、解读人生;秩序价值,解读规范体系、熟悉规范的根据和意义、在实践中培养规范意识;协调价值,利益协调、人格协调、心理协调;导向价值,价值导向、动力引导、规范引导;指导价值,问题需要指导、德育能够指导、德育的指导模式;发展价值,保护发展、激励发展、引导发展;理想价值,培养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培养社会需要的理想的人、培育人的理想。德育的价值在这里,是指德育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属性。德育的功能属性并不必然满足社会需要,并不必然有价值。只不过,这里的功能属性是指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属性,因而具有价值。第四章,德育价值的实现。德育追求的目标:德育价值的实现是德育价值客体对德育价值主体需要的满足,是德育价值客体即德育的功能属性的发挥,是德育对象对社会要求的接受和外化。德育价值的实现是德育服务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德育自身追求的价值目标。德育价值实现的本质及过程。德育价值实现的本质,是社会对德的需要和追求通过德育主体功能属性的发挥在德育对象身上变成现实的过程。它包括社会对德的需要和德的标准的提出,德育主体对德的内容的诠释,德育对象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德育对象由接受到外化,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德育价值实现的条件。社会要求即德育内容的现实性,德育过程的科学性,社会现实的报答力。德育价值实现中的思维视角转换,是德育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关键词】:德德育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价值实现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4-6英文摘要6-9目录9-12引言12-14第一章德育价值的条件|教育论文网|论证14-67一、审视“德”概念15-30(一)德在中国文字中的发展15-16(二)作为政治概念的德16-21(三)德与道德是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21-30二、追问“德”的意义30-44(一)社会需要德吗30-33(二)德有哪些功能33-39(三)德有哪些价值39-44三、探究“德”生长的途径44-67(一)德即德性是人后天获得的45-53(二)自我学习是人获得德性的基本途径之一53-55(三)社会环境的影响55-59(四)社会的教化是德性获得的主要途径59-67第二章德育价值的基础67-102一、解读德育67-77(一)育“德”为德育67-71(二)德育概念和德育的历史演进71-76(三)我国的德育76-77二、破译德育价值77-89(一)解读价值的真谛78-80(二)破译德育价值80-85(三)德育价值关系的构成85-89三、德育价值与德育功能89-102(一)德育价值与德育功能的区别和联系89-91(二)德育功能与价值的证实91-97(三)德育功能有限性归因97-102第三章德育价值的内容102-134一、解读价值102-107(一)对社会的解读102-104(二)对人的解读104-105(三)对人生的解读105-107二、秩序价值107-111(一)解读规范内容体系108-109(二)熟悉规范的根据和意义109-110(三)在实践中培养规范意识110-111三、协调价值111-116(一)利益协调111-113(二)人格协调113-114(三)心理协调114-116四、导向价值116-120(一)价值引导116-118(二)动力引导118-119(三)规范引导119-120五、指导价值120-124(一)问题需要指导121-122(二)德育能够指导122-123(三)德育指导方式123-124六、发展价值124-129(一)保护发展124-127(二)激励发展127-128(三)引导发展128-129七、理想价值129-134(一)培育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130(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130-132(三)培育人的理想132-134第四章德育价值的实现134-167一、德育追求的目标134-144(一)德育价值实现的意蕴134-137(二)德育服务社会的内在要求137-140(三)德育自身追求的价值目标140-144二、德育价值实现的过程144-155(一)社会对德的需要和德的标准的提出144-147(二)德育主体对德育内容的诠释和论证147-151(三)德育对象对德育内容的接受151-154(四)由接受到外化、德育对象的德行满足社会的需要154-155三、德育价值实现的条件155-167(一)德育内容的现实性155-156(二)德育过程的科学性156-158(三)社会现实的报答力158-160(四)德育价值实现中的思维视角转换160-164(五)德育价值实现的评价164-167结论167-169参考文献169-174后记17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