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视角下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14 点赞:22058 浏览:96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按照公共产品的公共性强弱排序,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财政投入范围依次可以分为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农业生产基础(主要包括农业补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装备、贫困人口脱贫等)、生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讯设施等)、生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安全饮用水、清洁能源等)等四大类。根据财政分权理论,中心财政应当负担受益范围广的社会性公共产品,地方财政应更多的承担地方性和社区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本文据此,以检验经典财政分权理论在我国财政支农领域的适用性为主线,对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在对相关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和述评,以及对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公道论模型考察我国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现行的分工制度。通过制度分析,发现我国中心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新农村建设责任划分,是符合效用受益范围差别实行财政支出分工原则的。但是在农业生产基础方面,中心部委之间存在严重的“横向分权”不明的问题。在部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方面,“纵向分权”也存在名义上责任清楚,实际分工不明的问题。这表明完善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分工的路径选择应当是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投入资金,公道确定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模式。其次,本文分别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中心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心财政投入呈现出支持范围不断拓宽、增量改革为主、比例逐渐量化、以项目方式推动资金投放等特点,但由于政府间财权事权的非均衡划分、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以及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异常复杂等原因,其支持的范围,特别是支持的力度远远不能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相适应,存在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入分散、偏重物质资本投资、忽视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资金投入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使用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方面,受深层制度影响,县级财政呈现出“教育财政”的特征,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尚未形成,存在资金规模不足、结构失衡、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同时本文还分区域研究了“财力补助型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支农投入效应的差异,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理论中“粘蝇纸效应”假说。而作为平衡两种转移支付政策取向的产物是支农专项资金整合。再次,本文基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区域差异性大的国情,研究了在财政分权政策下不同区域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投入优先序问题。研究表明今后东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的重点是加强规划方面的投入,改善公共性较弱的农民生活基础设施,同时要加强农民的社会保障;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过于庞大是最主要的问题,未来财政支持重点是增加农民培训资金投入;西部地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于采取补助财力的转移支付方式;东北地区作为国家的粮食主产区,中心财政支持重点在于更大幅度提高种粮补贴,补偿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损失的机会收益。另外,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在财政分权的政策下,县级财政资金的整合问题。案例揭示了建立支农资金整合统筹协调机制,通过以上风产业和重大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展整合支农投资实践,有利于资金统筹安排。但目前以县级整合为主的方式,还不足以在更高层次上提升资金投入效率,存在忽视小农户需求等问题。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了优化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一是明确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让农民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中心政府以稳粮增收促民生的全国性公共物品(服务)为主,地方政府以扶持社区建设和农民创业为主;二是要按照效用受益范围差异划分事权,利用各级政府的信息上风明确财政支出责任从而完善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分权模式;三是近期优化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要加强公共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管理,调整财政投入结构,整合各级财政投入资金,实施财政支持区域差别化政策;四是优化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远期需支持制度性建设,发挥规划的引导和统筹作用,形成多元化支持农村建设政策框架体系,科学开展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绩效评估,坚持新农村建设投融资体系市场化取向。【关键词】:财政分权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
【论文提纲】:摘要3-5ABSTRACT5-13第1章导论13-301.1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3-161.1.1研究背景13-151.1.2研究目的15-161.1.3研究意义161.2文献综述16-251.2.1关于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16-211.2.2关于财政支持农村建设的研究21-221.2.3关于财政分权的研究22-241.2.4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24-251.2.5研究文献评述251.3研究方法与论文的结构安排25-271.3.1研究方法261.3.2论文的结构安排及研究内容26-271.4相关概念界定27-30第2章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投入分工的理论基础30-472.1公共产品理论30-362.1.1公共产品的范围30-312.1.2公共产品的供给31-352.1.3公共产品理论评述35-362.2公共财政理论36-392.2.1公共财政的职能36-372.2.2公共服务均等化37-382.2.3公共财政理论评述38-392.3区域经济发展理论39-402.3.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39-402.3.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评述402.4财政分权理论40-442.4.1传统财政分权理论40-422.4.2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42-432.4.3转移支付理论43-442.4.4财政分权理论评述442.5相关理论启示44-452.6本章小结45-47第3章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47-593.1美国的财政直接补贴政策与财政援助政策47-493.2欧盟的农村发展政策49-503.3日本的新农村建设50-533.4韩国的新村运动53-553.5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启示55-583.6本章小结58-59第4章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投入分工研究59-734.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分工模型分析60-624.2农村主要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分工制度分析62-684.2.1农业生产基础的供给制度62-634.2.2生产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63-654.2.3生活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654.2.4社会事业发展的供给制度65-684.3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投入的分工模式68-704.3.1中心财政全额负担模式684.3.2地方财政全额负担模式684.3.3中心财政为主,地方财政配套模式68-694.3.4地方财政为主,中心财政给予财力奖补模式69-704.4现行财政投入分工存在的主要问题70-714.4.1部分建设内容纵向分工不公道704.4.2政府间财权事权的非均衡划分70-714.4.3部分项目建设标准偏低714.5本章小结71-73第5章新农村建设中中心财政投入分析73-955.1中心财政投入总量及支出结构分析73-785.1.1中心财政投入总量分析73-765.1.2中心财政支出结构分析76-785.2农村主要公共产品中心财政投入分析78-865.2.1农业生产基础投入78-805.2.2生产基础设施投入80-825.2.3生活基础设施投入82-835.2.4社会事业发展投入83-865.3中心财政投入特点研究86-905.3.1支持范围不断拓宽86-895.3.2增量改革为主,比例逐渐量化895.3.3以项目方式推动资金投放89-905.4中心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分析90-915.4.1资金总体尚未有效统筹和整合905.4.2资金分配层次多、链条长90-915.4.3偏重物质资本投资,忽视人力资本投资915.5影响中心财政投入的深层制度原因91-945.5.1政府间财权事权的非均衡划分91-925.5.2缺乏有效的支农投资激励机制925.5.3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异常复杂92-935.5.4部分建设内容横向分工交叉重叠93-945.6本章小结94-95第6章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财政投入分析95-1106.1县级财政的收支结构96-1016.1.1县级财政收支分类96-986.1.2县级财政收入结构98-996.1.3县级财政支出结构99-1006.1.4市县财政收支比较100-1016.2各区域县级财政支农投入决定因素分析101-1066.2.1东部101-1026.2.2中部102-1036.2.3西部103-1046.2.4东北104-1056.2.5特征105-1066.3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存在的问题分析106-1076.3.1资金规模不足106-1076.3.2资金结构失衡1076.3.3地方政府缺乏支农积极性1076.4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弱化的深层制度原因107-1096.4.1分税制财政体制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有效统一1086.4.2人事体制僵化导致地方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职员经费比例过大1086.4.3集权型政府体制削弱了基层政府财政自主权108-1096.5本章小结109-110第7章各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投入优先序研究110-1257.1各区域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公共产品供给的绩效状况110-1197.1.1农业生产基础供给状况110-1137.1.2生产基础设施供给状况113-1167.1.3生活基础设施供给状况116-1187.1.4社会事业发展供给状况118-1197.2未来各区域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优先序分析119-1237.2.1东部120-1217.2.2中部121-1227.2.3西部122-1237.2.4东北1237.3本章小结123-125第8章N县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案例分析125-1368.1N县财政状况先容125-1268.2N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主要做法及操纵中的困难126-1298.2.1资金整合的主要做法126-1288.2.2资金整合的主要困难128-1298.3N县农村主要公共产品供给分析129-1358.3.1主要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129-1348.3.2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134-1358.4本章小结135-136第9章优化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对策研究136-1569.1明确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政策目标136-1399.1.1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目标:让农民分享经济增长成果136-1379.1.2中心财政目标:稳粮增收促民生137-1389.1.3地方财政目标:扶持社区建设与非农创业138-1399.2完善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分权模式139-1429.2.1明确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范围139-1409.2.2按照效用受益范围差异划分事权140-1419.2.3利用各级政府的信息上风明确财政支出责任141-1429.3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近期优化策略142-1499.3.1加强公共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管理143-1459.3.2调整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支出结构145-1479.3.3整合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47-1489.3.4实施财政支持区域差别化政策148-1499.4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远期优化策略149-1559.4.1发挥规划的引导和统筹作用149-1509.4.2形成多元化支持农村建设政策框架体系150-1529.4.3科学开展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绩效评估152-1549.4.4坚持新农村建设投融资体系市场化取向154-1559.5本章小结155-156第10章结论与展望156-16110.1论文的主要结论156-15810.2论文的创新与不足158-15910.3进一步研究的方向159-161参考文献161-170致谢170-17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17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