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进展问题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6348 浏览:214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可持续发展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模式,其宗旨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改变我国当前以高能耗和高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一直是我国政府人口政策的首要目标。随着人口系统、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矛盾的日益凸显,我国现有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亟待调整。而基于人口安全的视角来研究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具体表现。本文共分七章,运用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论证了我国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状态,并构建了指标体系对大连市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从人口安全的视角来研究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人口安全不仅指人口系统内的一种稳定状态,同时也意味着人口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一种均衡状态。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系统内的人口安全,另一方面是系统间的人口安全。系统内的人口安全是指人口系统内各要素的协调与均衡,其内容主要包括适度的人口规模、不断提升的人口素质、公道的人口结构以及均衡的人口分布等。系统间的人口安全问题,是指由于作为社会主体因素的人口自身的发展状况引致的其它系统的安全问题。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与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等之间的协调发展状态,这是安全概念的拓展层面。从人口安全的角度来分析人口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是现实发展的需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体现。人口安全是“以人为本”来研究人口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其本质就是夸大|教学论文网|以人为本,以人的感受为终纵目标。其次,借助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等系统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人口系统分解为不同的子系统,分别从人口总体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和人口的城乡分布等角度分析了人口系统与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回归分析、协整检验,以及聚类分析等统计和计量分析方法,论证了人口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之间得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再次,构建了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大连市为例,在全面分析大连市人口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部分首先从大连市人口发展状况入手,分析了大连市的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以及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大连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测评。本文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层的权重,设计了由目标层、准则层、功能层和因子层构成的指标体系。其中目标层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值;准则层包括人口要素系统和人口支持系统,反映了人口系统内与系统间两个不同角度的发展状况;功能层包括人口要素系统中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4个子系统以及人口支持系统中的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和人口与其它5个子系统,概括了人口系统内与系统间不同方面的关系;因子层包括了功能层的子系统所对应的31个指标因子,描述了影响系统内与系统间协调发展状态的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影响大连市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主导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基础;教育因素是影响地区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方面,人均受教育水平较高是大连市的人力资源上风;人口分布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区的协调发展程度,人口净流入增加较快造成了人均资源拥有量的减少;环境因素方面大连市具有较为明显的上风;人口数量与结构因素方面,适度的人口数量是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老龄化问题在大连地区已经显现,但并不严重。根据研究和分析,本论文得到以下主要观点和结论:1.从人口安全的角度来分析人口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是现实发展的需求,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人口安全是“以人为本”来研究人口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人”为核心来研究安全问题,其本质就是夸大|教学论文网|以人为本,以人的感受为终纵目标。该视角不仅关注人口的数量与人口系统内部的平衡,而且关注宏观的、系统的社会发展状况。因此,本文研究的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是人口安全的具体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现实反映。2.根据理论界对人口安全较为一致的看法,人口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身以及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能够协调互利,人口因素不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安全状况造成负面影响。其内容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的规模、质量、结构、分布以及人口活动|教育教学论文|等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不会影响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终极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3.通过对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口与经济、环境系统之间呈现出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固然短期内三个系统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但是长期来看,只要坚持以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为基础,不断提高国家科学教育水平,提升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就可以实现人口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而达到全面的人口安全状态。4.通过建立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大连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大连市人口系统内及各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状况总体上好于全国均匀水平,但是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指标体系中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以及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环境、人口与其它子系统的得分较高,但人口的分布不够均匀,人口净迁入过多;人口与社会因素不够协调,参加最低保障的人口比例仍然偏低;人均资源拥有量偏低,尤其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更是远低于全国均匀水平。从人口安全的角度来看,大连市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安全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与人口相关的各项指标都不同程度得到改观。但要看到,大连的人口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人口系统中存在不少不公道的因素,人口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还有待完善。【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人口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论文提纲】:摘要2-5Abstract5-151导论15-25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5-201.1.1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5-171.1.2研究意义17-201.2研究方法20-211.3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21-231.3.1主要内容21-231.3.2研究框架231.4可能的创新点23-25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25-402.1文献综述25-362.1.1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25-272.1.2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综述27-292.1.3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综述29-322.1.4人口安全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32-362.2理论基础36-402.2.1可持续发展理论36-372.2.2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37-403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制分析40-713.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40-483.1.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40-413.1.2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检验41-483.2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48-553.2.1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状况48-503.2.2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检验50-553.3人口性别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55-603.3.1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基本状况55-583.3.2城乡社会差异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58-593.3.3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59-603.4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分析60-623.4.1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60-613.4.2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检验61-623.5人口城乡结构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分析62-693.5.1人口城乡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62-643.5.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检验64-693.6本章小结69-714人口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分析71-864.1人口数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机制分析71-744.1.1人口数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71-724.1.2人口数量对自然资源的影响72-744.2人口年龄结构对资源环境影响机制分析74-774.2.1人口年龄结构对资源环境的影响74-754.2.2人口年龄结构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实证检验75-774.3人口文化素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机制分析77-814.3.1人口文化素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77-794.3.2人口文化素质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实证检验79-814.4人口城乡结构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81-854.4.1城市化进程对我国资源环境的影响81-824.4.2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分析82-854.5本章小结85-865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分析86-1005.1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86-895.1.1资源环境条件是经济发展的条件|教育论文网|和基础86-875.1.2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兼具促进与制约作用87-895.2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实证检验89-955.2.1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的相关关系89-905.2.2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协整检验90-955.3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有效途径95-985.3.1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与同步95-965.3.2保护资源环境的制度创新96-985.4本章小结98-1006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大连市为例100-1566.1大连市人口状况分析100-1246.1.1大连市人口总量及其变动情况分析100-1056.1.2大连市人口结构现状及分析105-1126.1.3大连市人口劳动就业状况分析112-1176.1.4大连市人口状况与经济发展状况的相互关系117-1246.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框架结构设置124-1276.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124-1256.2.2人口要素分系统125-1266.2.3人口支持分系统126-1276.3指标体系的数据处理127-1376.3.1指标数据的获取1276.3.2指标阈值的确定127-1336.3.3指标基础数据的标准化133-1376.4大连市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指数分析137-1486.4.1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中权数的确定137-1426.4.2建立综合指数评价模型142-1476.4.3大连市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指数结果分析147-1486.5影响大连市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因分析148-1546.5.1大连市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指数主成分分析过程148-1506.5.2大连市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指数主成分分析结果150-1526.5.3影响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因分析152-1546.6本章小结154-1567结论与政策性建议156-1627.1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156-1577.2改善我国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政策建议157-1597.2.1调整和完善现行人口政策157-1587.2.2优化人口结构1587.2.3统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158-1597.2.4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1597.3研究不足与展望159-16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162-163参考文献163-175后记175-17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