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朗读加强语文朗读指导对策如何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4897 浏览:144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朗读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目前中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不理想,学校的教学现状不佳。从学生语文朗读的现状着手,探析提高语文朗读效益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朗读;策略;效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朗读是一种充满情致的学习实践活动,它可以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领会情感、发展语感、体味词句、把握大意等。因此,在课堂上往小的方面说朗读是培养学生形成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往大的方面说是教师教学改革和教学设计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故应该加强对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目前,学生语文朗读存在如下问题:(1)朗读目标不明确。课堂上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全班读完后分组读,男生读完了之后女生读,看起来挺有趣的,但学生心中仍然茫然无措。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某某将此文有感情地读一遍,但目标并不明确,学生只是有口无心地读。(2)朗读训练没有序。朗读训练应该是遵循“读得准—读得通—读得流利—读出感情”的顺序。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按照阅读的规律,即这个“序”的过程,反复训练。(3)淡化朗读评价。目前,课堂朗读训练后,评价少,很快就转入教学的另一环节。其实,学生朗读完后教师一定要做出评价,先慢慢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读得好还是不好,有没有感情,感情投入得够不够都需要给予点评,当然,教师也要注意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多体验一些成功的喜悦。

一、教师观念的更新是提高朗读效益的前提

如果教师仍采用旧的观念,把朗读当做给学生布置任务,完全不参与到朗读中,那么很难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也很难对随意的朗读行为进行监督,朗读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只有教师更新观念,重视朗读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朗读中,才能实现高效的朗读。中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放牧式的朗读管理方法,不要把朗读课上成自习课,而应亲自参与到学生的朗读课中去,不要把朗读课当成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读读就算了,要注重对朗读课读的内容、读的形式进行指导,把朗读课当成很规范的语文课来上,提高学生朗读的有效性。教师要明白,朗读、自由读,并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读,而是要加强对学生朗读课的指导,加强对朗读课的调控力度。教师参与朗读,既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引起学生的共鸣,又能增加学生朗读的兴趣。教师在朗读巡视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是不是用心在读,是不是走神,是不是在应付,教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制止、提醒,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多样的朗读形式是提高朗读效益的关键

因循守旧的朗读形式,会让学生感到厌倦,甚至产生抗拒心理,朗读的效率自然也就无法提高。如果能丰富朗读的形式,那么必然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实现高效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朗读课的形式要多样性。首先,朗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比如,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从中感受朗读技巧;听录音读古诗,学习诗歌抑扬顿挫的朗读方法;教师可以从指导重点语句诵读入手,让学生体会文章情感;传授学生记忆技巧,让学生快速掌握记忆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速读,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文章语言信息的能力。另外,针对具体课文,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采用分段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默读等形式。还可以根据中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特点,将竞争机制引入朗读课,给学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比如,学习优美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可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在学习记叙性较强的作品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还可以结合文体活动,举行“赛诗会”“朗诵会”;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既能丰富朗读内容,活跃朗读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减轻朗读疲劳,把朗读课上得有序、有效、有
特色。

三、重视范读的榜样性是提高朗读效益的重要手段

梁实秋先生在回忆他的老师徐先生讲课时说,徐先生在介绍完作者之后会朗读一遍全文,这一遍朗读很有意思……古文也
好,白话文也罢,都一字不落地读一遍,像演员在背台词一样,他把文章里蕴藏的意义全都给宣泄出来,念得有板有眼、有腔有调、有感情、有气势……听完之后,原文一半的意义便已领会了。由此可见,文章的腔调、感情、所蕴藏的意义都可通过朗读来表达,学生在听老师范读的过程中,获得了对文章最初的、最直观的认识,进而激发了朗读的。教师的范读是最直接、最亲切的,它可以让学生透过老师的范读更深入地理解原文的内容,感悟原文表达的情感进而产生共鸣。例如,在学习《陈情表》一文时,教师不需要用太多的讲解,只需身穿肃装,表情严肃,朗读时用低缓而长长的男中音并饱含深情,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音色深沉,苍劲有力,将课堂沉浸于悲怆的氛围之中。教师认真地备课,深入挖掘文章所蕴含的意义与情感,在课堂上有板有眼地范读,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和学习的,进而模仿朗读。当然,也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即朗读录音,它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音调等方面的示范,使学生学习时有参照、有标准、有兴趣,对朗读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

四、全面而科学的设计是提高朗读效益的基础

学生朗读的进行是要有准备、有目的的,朗读方式对朗读效果非常重要。朗读一般分为听、学、试三个过程。听,即听专家朗读,也就是听录音。如《将进酒》就适合听专家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其中激愤、磅礴的气势。学,即组织学生朗读,老师纠正停顿、节奏等方面的问题。试,即让学生自己放声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可依据原文采取分读、齐读等方式。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适合老师范读出原文的沉痛之情。《荷塘月色》适合学生齐读,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雨霖铃》则应由女生齐读,读出清新、婉约之韵。《赤壁怀古》则应由男生齐读,将豪放、慷慨之势读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的功效,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适当地给予点评,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点评,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通过评价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发展功能和诊断功能。对于平时胆小的学生,教师应迅速给予鼓励性的点评,而朗读水平较高的则应在指出其优点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

五、注重朗读的评价是巩固朗读效益的保证

朗读课快要结束的时候,不少学生往往心浮气躁,急不可待,这时教师如果能及时来一场测评,检查、反馈、巩固一下朗读成果可以大大提高朗读课的有效性,评价形式可多种多样,可以小组检查,也可教师有针对性地检查。教师及时对学生朗读效果给予鼓励肯定,能够引起学生对朗读课的重视,朗读时会不再盲目,更有针对性。对于学生来说,最有效的是发放复习资料的检查,可以充分利用朗读课结束前的十来分钟对学生进行检测,检查内容可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学生字音、文学常识、文言文通假字、名段默写等多个方面内容,这些内容应该与朗读课开始对学生朗读任务的要求相联系。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朗读高效的目的。只有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朗读成果,才能发现学生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朗读的高效,避免无效或低效朗读。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兴趣培养不可忽视。要将朗读全方位地、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去,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在课堂上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这样学生既可以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美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朗读在语文课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刘联华.重视朗读教学,提高语文综合素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4):5-7.
刘昌政.培养中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0).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青云中学)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