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作业作业自助餐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4179 浏览:145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作业的布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继续,针对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练习,分层次布置作业成为实际需要。用“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分层次;分组;目标;内容;批改;评价;反思
2012年,中国好声音节目红遍大江南北,其中,吴莫愁是好声音中最具争议的人气选手,她的歌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每当听到她唱歌时,我就想,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再好听的一首歌也会有人喜欢、有人讨厌。那么,同样的,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我们作为数学老师每天布置的回家作业,是不是也符合每个学生的需要呢?这些题目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全部做?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吗?有没有学生觉得意犹未尽的?有没有学生觉得无能为力的?布置的回家作业,达到了我们布置作业的目的吗?仔细想想,数学作业的布置其实真得不简单。
那么,如何来布置作业呢?想到这个问题,我就会和吃饭想到一起,每个人的食量不同、口味不同,需要的营养不同,若是供给相同分量、相同品种的食物,那一定会出现有一部分人吃不饱,有一部分人消化不良的现象,在用餐形式中,自助餐是非常有人气的,大家能各取所需、各取所爱,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让大家都满意,那么,我们在布置作业时是否也能借鉴这种形式,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实现作业自助呢?

一、作业分层布置的必要性

1.这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即:“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考试的傀儡。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个样。由于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存在着个性差异,实施简单的“一刀切”的作业模式,很难兼顾到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这不利于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地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根本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作业的积极性,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学习就会失去兴趣、丧失自信,造成学优生人数越来越少,学困生越来越多的“两极”分化现象。所以,只有进行作业分层布置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符合心理学的要求

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学习任务处于最近发展区时,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才有效率。分层布置作业就是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来布置作业,让每个同学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数学练习。

3.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存在着个性差异,表现在数学学习上就是各自的能力不太相同,作为教师当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作业形式多样化,避免题海战术,避免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提倡探索创新、自主选源于:论文封面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择,最终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二、科学合理地进行作业分层次布置的要点

1.对学生合理分组

将班级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能力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数学成绩好、基础知识扎实,解题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分到A组;数学成绩中等、能力一般的同学可以分B组;数学成绩较差、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解题能力弱的同学分到C组。当然,这三个层次学生的划分,以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为主,师生磋商,共同选定“起跑线”,层次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实施动态管理,要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适时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调整,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层次。

2.分层次确立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对于A类学生,是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拓宽加深,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对于B类学生,主要任务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题。C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也是目标之一。
分层次给学生落实学习目标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容量上考虑学生的量力性和差异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能避免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消”的局面,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的目标。
第二,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学生,给他们设立的目标都应建立在他们最近的发展区,不能借口差异降低要求,迁就低水平
学生。
第三,对C类学生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识记、了解层次上,要循序渐进,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维要求和训练。

3.分层次设计作业内容

作业的内容,从类型上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由于课内作业大多是对课堂新知识的巩固,再加上受到时间的限制,所以不适合分层次,但在设计课内练习时,要以B组学生为基准,适当添加一些有难度、有拓展思维的题目,确保较高组的学生能吃饱。课外作业就比较合适分层,每次给学生布置何种类型、形式和题型的作业,要依据每个单元不同的学习目标,分析班级的具体情况,精选练习题,把题目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第一部分,为知识的直接运用与基础练习,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主要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这部分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部分,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将练习题分为不同的类别,基本要求一致,习题的技巧分为不同层次,分别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对应:第一层次设计为一些与课堂例题相类似的题目,主要以模仿为主,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达到基本层次的教学目标,这类题可以供C类同学选择。
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的综合题,重在技能训练,提高速度,这类题可以供B类同学选择。
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讨性问题,重在提高综合能力,这一部分要求A类学生完成。布置的作业要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难易要适中。在期中或期末的总复习中,对同一个知识点可以给出A、B、C三类难度不同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当然,教师也要给出必要的规则和指导意见,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题目和数量。
在初三中考复习阶段,尤其是模考以后,学生的分化明显,要求学生练习卷上的所有题目都要完成,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方法,根据试卷难易程度的分配情况,对于A类学生,我建议他们多攻克综合题和探索题,一般要求他们完成填空、选择的最后两个小题,解答题的最后三道题,其余题目可以忽略。对于B类同学,要求基础要夯实,找准重点和自己的薄弱点,最后三道题的前两小题要求思考,第三小题则不做要求,C类的学生和A类学生要求恰好相反,复习的重点在于基础题,对于A类学生不做要求的题目恰是C类学生的主要目标,用简单易解的题目让他们品尝成功,分层次设计作业,兼顾到了好、中、差三个层次,即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均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4.分层次作业批改

作业的分层次必然带来作业批改的分层次,对于A类和C类学生尤其需要,只有在老师的单独批改和辅导下才会有提高和发展。有时,C类同学订正后还不一定真正搞懂,那就需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再设计一些题目让他练一练,让他在练一练中进步。对于B类同学,有代表性的错误要及时当众纠正,对于完成质量不好的同学也要进行个别交流。

5.分层次对学生进行作业评价

作业的评价的标准和评价尺度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所差异,不能按统一标准,对于C类学生尺度要适当放宽,对A类学生可严格些。评价时要客观,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习过程。尽管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作业内容不同,但对于完成作业的每个学生来说,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以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均产生心理优势,从而增强学生自信,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如果教师的评价过于简单、单调,甚至评价不当,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脆弱的自尊心。同样,在考核中也要分层考核,在一张试卷中设计必考题和附加题,采用附加分的形式来提高优等生、中等生的学习兴趣。

6.作业反思

学生完成分层作业后,各层次的学生要对当天的知识点进行小结,通过小结知识点、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时的心得见解,积累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同时,鼓励学生尝试高一层次的作业,并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三、分层次作业的效果

我们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生源较差,平常考出来的数学成绩一直不甚理想。2009年,这一届学生从初一开始,我慢慢尝试在班级里分层次布置作业,特别是在期中、期末复习期间以及初三总复习期间,最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初三中考班级平均成绩为10

5.1分,全市平均为100.9分,取得了几年来的最好成绩。

其实,分层次作业只是分层次教学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进行分层教学,在课堂中提问的设置、练习的安排,以及教法的选择、课时的安排都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的目标。
参考文献:
王冬梅.初中数学“因材施教”探讨.读写算:教研版,2012(20).
唐和平.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兴隆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