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赞:6906 浏览:208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中新课程改革后,信息技术在传统数学课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渗透,在有关章节中增加了Excel、几何画板的应用内容,既为教师提供了实用直观的教学平台,也为学生认知数学世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教师将如何面对高中新课程呢?本人将通过本文谈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感受。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整合实践

一、利用“Qbasic”运行环境深化算法教学

算法教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3必修(A版)》的重要内容及新增内容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受条件的限制大多教师只能纸上谈兵,学生缺少自主性、实践性与创新性。尤其在编写程序环节,不同的算法语句都有相应的语法要求。针对以上状况,我引入了与教科书中BASIC的语句形式和语法规则相一至的“Qbasic” 语言环境进行教学。如在设计一个求12+22+32+…+n2的算法程序中(见右图),通过变更n的不同取值求任意项的平方和,进一步体验了算法的通用性。最后还可以用公式n(n+1)(2n+1)/6编写一个小程序对以上结果加以比较验证。以“Qbasic” 作为语言环境进行算法教学使得理论与实践达到较好的融合,学生通过自主编程上机实践,体验编程的乐趣与成就感,更激发了学习算法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Excel的应用

(1)Excel在函数作图中的应用。“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的概念和思维方法渗透在高中数学的各个部分。函数的两种表达方式——解析式和图像之间常常需要对照,比如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讨论方程或不等式的解的情况、比较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等。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描点法绘制函数的图像,过程十分繁琐,而采用Excel软件,借助它的图表功能,则可以快速准确地绘制出函数的图像。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而且使学生在迅速、形象地获得图像的同时,加深对函数图像及其性质的理解。
例1、作出函数y=3x2-4x-1的图像。操作步骤:①列表(相当描点作图时的列表):打开一个空白的Excel工作簿,在A1单元格中输入“x=”,在A2到A12各单元格输入依次-5到6的整数,然后在B1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值表达式“y=3*x^2-4*x-1”,再在B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3*A2^2-4*A2-1”,然后按Enter键,得出计算结果,再将鼠标移到B2单元格的填充柄上,沿B列向下拖动到B12单元格,松开鼠标左健,即完成函数值的计算。②绘制图像:选中A1至B12单元格,单击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选择“XY散点图/平滑线散点图”,连续单击“下一步”,直到“步骤4”,点击“完成”,便得到函数y=3x2-4x-1的图像。(图1)
在幂函数以及指数、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中也可以采用以上方法进行辅助教学。
(2)利用Excel实现模拟数学实验。在概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Excel软件的函数功能,简单方便地进行模拟数学实验:“用模拟方法估计圆周率π的近似值”操作步骤如下:①作模型:以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及内切圆,向正方形内随机撒一把豆子,则豆子落在圆内与正方形内的豆子数的比K可作为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比的近似值。所以,也就是,,即得π=4k②利用E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618jyw.com
xcel进行模拟试验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A:如下图在A2、B2格分别输入“=RAND( )”产生0~1的均匀随机数a与b,则点M(a,b)可看作由X,Y轴及直线x=1,y=1围成的正方形内任意一点,其内切圆方程为:(x-0.5)2+(y-0.5)2=0.25 B:判断点M是否落在圆内,在C2格输入“=IF((A2-0.5)2+(B2-0.5)2<0.25,1,0)”,若点在圆内则得值1,否则为0,这只是进行一次的随机试验得到的值。C:用复制的方法进行m次的试验,得到的结果都在C2~Cm+1格内显示出,如出C2为0 ,C6为1 D:统计这m次试验落在圆内的点数,在D2格输入“=SUM(C2:Cn+1)”,因为Excel共可用65536行,所以为便于多次试验,n值不妨录入稍大的数(m≤n≤65535)。
E: 统计试验次数,在E2格输入“=COUNT(C2:Cn+1)”以统计试验的总次数,只要试验总数m≤n,都可以正确统计
F:统计圆内点频率,在F2格输入“=D2/E2”。G:求出圆周率的近似值 ,在G2格输入“=4*F2”,则G2格就是m次试验得到的圆周率的近似值(下图中,共进行了2305次试验)。

三、几何画板应用

(1)在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在有关函数的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手工绘图,但手工绘图有不精确、速度慢的弊端;除前面介绍的利用Excel绘制函数图像外,应用《几何画板》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快速作出函数的图像,具体来说,用《几何画板》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快速作出多个函数的图像。
(2)利用《几何画板》的特殊功能来探究学习。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实现图形的动态演示;在“几何体的体积”的教学中,通过课件展示斜棱柱与直棱柱、正棱柱之间的关系,展示圆柱、圆锥、圆台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平面解析几何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其极强的运算功能和图形图像功能,能作出各种形式的方程(普通方程、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的曲线;能对动态的对象进行“追踪”,并显示该对象的“轨迹”;能通过拖动某一对象(如点、线)观察整个图形的变化来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曲线的位置关系。
以上只是利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体会,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对于以上教学软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只要细心挖掘,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3必修(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作 者:陶维林 编著 出 版 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