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对策初探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赞:22086 浏览:966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
所谓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采用必须以落实三维目标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要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根据教材和学情采用相应策略,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准备: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准备也叫教学设计,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而科学合理的地理教学设计是实现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内在素质的综合体现。一是要研读课程标准,明确三维目标。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领会其理念和要求,仔细分析本节课教材内容对促进学生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把握教材脉络。二是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地理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最重要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它决定课堂教学内容,也提供了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内容,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确定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使教材所蕴含的知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三是要把握学生状态,做到因材施教。备课时,教师要考虑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设计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等,才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顺利地进行有效学习,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四是要选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式的选择,要以有利于落实三维目标,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标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网络教学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实施:创设有效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教学实施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中心阶段,其策略的选择要符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在特定教学环境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地理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这也应成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多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来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学习。一是可以把社会热点问题融入课堂,充实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内容更生动饱满。二是教学内容要立足于学生生活的实际,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如地震、雾霾等环境变化事件。三是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通过引入有趣的地理故事、生活中的实例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和学习的积极性。四是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野外考察等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状态,参照教学设计,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使教材知识能高效地传输给学生,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再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探究,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参与地理课堂的积极性。

三、教学评价:改革评价机制,注重教育实效

新课程标准既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改革评价机制,注重教育实效,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性、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实行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的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首先要把握评价的原则。遵循发展性和过程性原则,要着眼于学生的动态发展的全程,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其次,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更新评价的内容。内容应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要将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再次,要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新课程标准不仅要关注群体性评价,也重视个体性的评价。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于高中地理课的模块考试,应注重考查学生能力,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应把卷面考试同平时考查结合起来进行地理学习综合性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落实好三维目标,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追求。教师要明确目标,充分做好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创设有效情境,营造愉悦氛围,采取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张昕,任奕奕.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庞怎样写论文www.618jyw.com
丹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