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知提升小学生语言认知能力途径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34108 浏览:1576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作为启蒙教育,小学教育的主体是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引导儿童从语言模仿向语言认知过渡,是小学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学习主要依靠兴趣激发。因此,启蒙教育要依从于儿童的学习特点,不能采取逻辑性强的科学方法,而需要从感知方面入手,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生:看图说话:培养
小学教学在向素质教育转变,突破了传统的讲授式教育模式,教材变得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课堂教学也逐渐向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直观性发展。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学内容和模式要充分考虑到教学主体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理解能力等因素。所以,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使学生的观察、说话、写话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是小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特别是相对于低年级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过程处于感知阶段,因此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怎样培养看图说话能力呢?

一、提升识图能力

人的观察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基础,看图说话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布局筹划等方面的能力。看图说话的前提是看懂图画,也就是领悟画面大意,明了画面的整体感知。画面可以是一幅图,也可以是一组图,学生看图的首要分辨出图中描绘的是人物还是景物,是故事还是童话。对于景物图,激发学生说明图中的景物和景色,例如“这些景物展现的是哪个季节?”对于人物图,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衣着、外貌、特征、标志提炼出对人物的整体感观。对于故事图,指导学生运用想象能力,揣摩故事所描绘的情节。对于童话图,鼓励学生弄清主人公和人物关系。对于图画的整体感知,鼓励学生学会把握画面的总体印象。

二、了解画面寓意

具备了基础的识图能力后,接下来要深入观察画面细节,明了作者寓意。观察是形象描绘的前提,可以培养学生的细心。而图画往往反映的是生活中的场景,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学生来说是意境的集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图画,不放过每个细节,比如图中什么位置有些什么,他们之前是有何相互联系,反映了什么问题,启发学生通过图画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三、挖掘引申含意

对于画面的剖析,要由表及里,明辨主次,确定核心寓意。每幅图画都要表达的主体与客体,学生通常不易分辨出来,这需要教师从旁启发引导,给学生观察的主体方向,帮助学生激发想象力。如图中主要景物是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些,人物与景物之间有何联系,应当以人为主还是以景为主?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观察分析图画各部分之间或图与图之间的关联,并找出潜藏在画面中的时间、地点等,弄清图画所表达的主要事件;另外,可通过观察图画中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分析出主人公是谁,通过确定主人公来判断故事的主题。通过这些因素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了解图画的深层寓意。

四、启发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人的天性。观察画面主要任务是感知画面,实现对画面的初步认知。但对于图画中所展现的深层寓意,或没有直接表达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就需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画面对学生往往形成视觉冲击,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展开思维活动的基础。由于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还不具备将整个画面的内容串联起来的能力,需要在教师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的指导下,将画面切割成几个部分,分别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先弄懂各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如观察《将要发生的事》这幅图时,先确定图上所展现的人物有哪些,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其它景物,分析出这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故事;随后,学生观察“我”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通过这些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对于画面分层观察剖析。

五、激发发散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导学生逐步贴近图画的主题,剖析图画的深层寓意,将各个部分的图画连起来的同时,也将每个图画的寓意组合起来,分辨出画面的中心思想。再以《将要发生的事》这幅图为例,学生在观察到“我”拉起鱼杆的神态时,观察“爸爸”的神态,联想“我”将怎样做。通过这样的图画连贯,使学生的想象力也连贯起来,可有效激活教学课堂。

六、引导提炼思考

每个画面都有自己的主题。教师根据图画展现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紧扣主题,进行联想。还以《将要发生的事》这幅图为例,引导学生揣度“我”在拉起鱼杆时的内心想法,联想将会发生什么事情,“爸爸”会对“我”说些什么,“我”又会如何应付?通过一系列的联想引导,帮助学生把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贯起来。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图画的特点,透过表面观察剖析事物的本质,尽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形象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并通过分析画外之意和画内深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拓宽思维意识。

七、强化口语能力

看清图画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开口去说,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表达己见。首先,规定学生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总结归纳本组的意见,然后让叙述比较好的同学在课堂上代表本组发言。若学生看图说话的思路偏离画面的意思,教师可适当引导他们的思路向预定轨道发展,利用这一契机强化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八、加强沟通交流
在看图说话能力训练之初,学生在发言中往往需要草稿,将心中想说的话写出来,遇到不会写的字,暂以拼音代替,并在教师的辅导下,理清撰写思路,培养发言的条理性。同时在发言中,教师应照顾到各层次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分别挑选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发言。让其他学生根据发言情况提出修改建议,促进学生修改。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并鼓励学生继续发言,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学生主动开口表达内心思想的信心。
总之,抓住兴趣展开教学、营造一个快乐、有趣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是小学素质教育提升的关键。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实践的源泉,是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因。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从感知体验入手,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说话、写话的能力,是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锻炼低年级小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主要方式,从而有效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发挥想象能力,使小学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黄丽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之探[J].语文教育研究.2011,(11).
作者简介:王威慧(1984-),女,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德培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低段看图写话。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