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探先学后教方式探讨期刊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20961 浏览:945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执著于“学生缺什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618jyw.com
么教什么”、“差什么补什么”,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增加补课时间,利用题海战术,但结果是师生身心疲惫,而且教学效果不佳。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我认为,应该尝试采用“先学后教”的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从积极主动的“先学”探究中破茧而出,在教师的“后教”点拨中化蛹成蝶。

一、让学生的“先学”成为“后教”的坚实基础

(一)培养学生“先学”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这里的“预习”,可以理解为“先学”。要培养学生的“先学”技能,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让他们认识到“自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增强学生自学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先学”能力。

在要求学生进行新课文“先学”时,我把“读—查—思—划—问—寻”这六个字作为“先学”的条件。初读课文;查课文中的生字,知字音、晓字义;对课后的习题进行初步的思考;划出文中的中心句、修辞句式、过渡句等重点句;初读完课文后能提出疑问,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带着问题品悟文章;学会到课内或课外的资源中搜寻答案,解决疑惑。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我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分层设计了这样的尝试学习单:
(1)朗读训练营
我能把课文读正确。
我能把课文读流利。
我已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2)字词百花丛
我能读准生字的音,认清生字的形。
我已经能给生字扩词了。
我已经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了生词的意思。
(3)问号传呼台
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我已经尝试着解决了。
(4)资料万花筒
我搜集了一些本课三顾茅庐的介绍资料。
我不但搜集了介绍资料,还了解了三顾茅庐当中主要人物的特点呢。
我另外还搜集了《三国演义》中其他的成语故事呢。
(5)文字品味园
我能根据读成语故事,可以把它们分类呢。
我知道每个成语故事的涵义啦。
我还能有感情地复述每篇成语故事的内容呢。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放开手让学生去读,去查,去思、去划、去想、去说、去论,只有在实践中,学生自学能力才会得到全面的锻炼与发展。

(三)创造生生互学的机会。

二、让“后教”成为“先学”的有效扩充

“先学”不代表学完了,教师不用教了,而是让孩子对课堂充满了期待,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题、个别询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对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做好准备。这实际上是在修改课前的教案,或者说是“第二次备课”。
以《三顾茅庐》为例,在学生探讨“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这个问题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先学”情况,有效地“后教”。

(一)抓住“亮点”,轻松点拨。

学生1:我能从“到了诸葛亮的家……诸葛亮才悠然醒来”这句话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特别是从“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等词语都能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渗透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的方法理解人物特点,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充分掌握了这个技巧。于是我就改变了策略,及时捕捉到了学生先学的收获,相机进入轻松点拨阶段:诸葛亮在舒适温暖的床上高无不起,刘备却在春寒料峭的门外恭恭敬敬地等候,等了多久?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半晌再加上一个时辰,大概两三个小时。”我说:“老师迫切地想请在座的同学当当现场记者采访一下刘备,谁愿意来做一回‘小刘备’?”“记者招待会”就在课堂中热烈地展开了。
记者1:刘皇叔,您一直站在那儿等难道您不觉得累,不感到冷吗?
刘备:再冷再累只要能邀请出诸葛亮出山我也值了。
记者2:刘皇叔,我看着诸葛亮分明是在装睡,他是有意戏弄您,您千万别上他的当啊!
刘备:他装睡肯定有他的目的。
记者3:刘皇叔,这诸葛亮不过是一介村夫,还要摆臭架子,您苦苦等候这样一个人值得吗?
刘备: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足智多谋”,摆点架子也是应该的。
记者4:刘皇叔,依我看,这诸葛亮不过是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我看他是不敢出来见您,有意躲避您啊!
刘备:他一定会被我的诚心诚意打动的。
师:就这样,刘备在春寒料峭的门外足足等了两个小时,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只见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刚刚刘备不还是很有耐心吗?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急切呢?你能体会刘备当时的心情吗?
教师充分地了解了先学的程度,及时捕捉亮点,抓住学生的已有经验,走进学生的世界,迅速地接住了这个学生给予我的球后有力地抛出去,轻松点拨,让学生在轻松的交流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文本的趣味性也大大增强,让后教更有实效。

(二)探出“疑点”,延路点拨。

学生2:我从“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也能感受到刘备的诚心诚意。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师:别急,想想刘备在对谁说话?
生:张飞。
师:读一读张飞的话,你从他的话听出了什么?
生:无礼,粗鲁。
师:刘备和张飞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结拜兄弟。
师:那刘备为什么如此生气呢?
生:他性格急躁,想法简单。
师:人称“莽张飞”哪里了解大哥一次次恭恭敬敬去拜访诸葛亮的心情呢?同学们,你们懂刘备的心思,但张飞不了解,所以他表现出了无礼,而他的言谈举止又恰恰反衬出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学生“先学”产生了疑点,教师延路点拨,通过抓张飞话中的关键词了解人物的性格,并由此揣测刘备的心理,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通过对文本的补白,丰富了文本内容,使人物的性格变得鲜明起来。
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因材施教,该如何实施呢?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先学后教”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将每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充满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可能的、活力盎然的生命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快乐学习的体验和学习成功的乐趣。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只有勇于变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寻找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新途径,才能使学生早日“化蛹成蝶”。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