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思想品德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赞:19672 浏览:847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及时代的特点,并辅之于生动活泼的形式,只有这样,思想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做人”
1002-7661(2013)17-170-01
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可谓百花齐放,然而,思想品德课究竟应该如何上?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寻的。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多以灌输、说教为主。现在,一些教师又把它上成了活动课,放任自流。其实,关键是要尊重和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遵循品德教育的基本原理。笔者认为无论哪种形式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遵循以下几点进行教学:

一、快乐教学

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上人教版八年级《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课时,如果播放著名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里主人公皮诺丘因为经常撒谎而鼻子变长的搞笑故事的片段搞活课堂,既能引发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深思,感悟诚信的重要性。又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达到教学目的。

二、情景再现。

通过再现生活,即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再现自己经历过的或看到的生活场景;例如,讲到《天下父母心》这一节内容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我的漂亮妈妈》讲单亲妈妈为失聪儿子无私奉献的片段,设置道德情境,形象直观地渲染某一种气氛,播放后有很多学生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618jyw.com
。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常常会激起丰富的道德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从而获得初步的道德认知;再与同学沟通、交流。既是一种生活的展示,又是一种经验的分享,学生的品德认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道德发展寓于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学生的品德养成唯有扎根于他们的实际生活才能实现。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应当从生活中来。这种生活不是一般的社会生活,而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由于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学生一般有话可说。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才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真正的起点。

三、强化认知

将通过反思获得的初步的道德认知进一步强化、明确,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学生由此理解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及能够在今后生活中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难题或者困境开展合作探究,从而加深认知,促进内化,形成能力;如:同样是诚信问题教学,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了解到哪些违背诚信的事件呢?同学们纷纷回答:在婴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在日常食品中使用苏丹红、生产假冒2B铅笔等。然后我出示劣质食品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图片。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和教学情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其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让学生通过三鹿毒奶等事件,认识到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我们必须树立诚信意识。显然,这里的生活情境,转化为了一种教育情境。
如果我们的教学不是建立在学生对生活感悟的基础上,并对道德困惑进行深入的探究,以及对已有道德认知进行强化,而是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画记号,然后背条框的层面,那么,学生课后的生活肯定一如从前。我们设置思想品德课就失去意义了。

四、模拟实践

由教师创设一个学生未来生活的具体情境,或者由学生设想一个自己未来生活的具体情境。如:现代工业给人类带来文明和便利,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环境保护意识能否成为我们学生的自觉意识,直接关系到地球——人类家园的未来。在初三讲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节时,把生态环境的道德教育渗透进去,让学生选定一个课题如: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写出自己的调查报告和合理化建议。在开放的社会化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环保意识,达到了口头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即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行动方案或具体做法。相互交流,彼此分享。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给予引领和强化,又有利于学生学会应对今后各种不确定的生活情境。学生的课堂生活不能仅停留在过去,还应当面向未来。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们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模拟的未来生活情境中尝试道德行为,或者是面对未来生活,明确自己应该怎样做。在某种意义上,道德践行需要更多的“示范”来引导。想品德课教学从生活中来,最后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引领学生将已经获得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落实和融入自身的行为,即生活实践之中。只有通过践行,外在的道德规范最终才有可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信仰。
以上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些方法,它既符合学生成长的逻辑,更符合品德课教学的逻辑,体现了学生优良品性建构的过程。也是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的自主涵养有机统一的过程。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及时代的特点,并辅之于生动活泼的形式,只有这样,思想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