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炒作教育炒作是非论

更新时间:2024-04-15 点赞:32943 浏览:1555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传媒业极为发达的今天,宣传、炒作已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炒作”现象数见不鲜,其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相关研究并不充分,理论基础不甚宽厚。本文采取访谈法,进行定性研究,从教育炒作的界定、分类和影响三个方面做出相关论述。
关键词:教育炒作;教育宣传;访谈法

一、研究背景

(一)缘起
2010年10月,一句“我爸是李刚”,暴露的官二代的教养问题,几乎在一夜之间“我爸是李刚”,成为了网络流行语;同年,药家鑫,因一场车祸加故意杀人罪,“走红于网络”;2011年“虎妈”、“狼爸”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各大媒体。2011年11月,甘肃幼儿园校车车祸事件再次审问了国内幼儿教育。紧接着,2012年幼儿园暴力事件一再上演……随着现代宣传媒介的增多,微博、微信、BBS等,这些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是对教育的关注,对孩子的关注,还是对教育的炒作?这是真的有利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还是将教育推向风头浪尖?当一系列的教育事件见诸报端的时候,才是媒体和党政关注教育的时候。这就在无形中,夸大了教育事故的影响力。

(二)研究问题

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赵忠心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家庭教育大家都很关心,出发点各自不同,一种是家庭的关心……另一种很关心、很投人的是某些文化商人,他们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标看到这是个很大的市场,谁都想参与,在里面分一杯羹,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也在热炒、热作。”①
教育是大家都关心的民族事业,对于教育的宣传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保持哪种程度的“热情”,大肆的“宣传”对教育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个人认为,教育是人类的正常活动之一,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教育不需要炒作,基于此广泛搜集材料,论证教育炒作的是与非。
当然,在当下这个要求“透明”“”的社会,每个公民都有权利了解当前的教育现状,媒体也有义务做出相应的宣传和文化传播,但这并不能成为“炒作”的借口。我们的孩子需要一个平静的环境成长,我们的教师和学校不是明星!将娱乐炒作的手段运用于教育当中,这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亵渎。让教育静一静,给老师一个教育育人的正常环境,给学生一个健康学习成长的氛围。

二、 研究过程

(一)概念界定

“炒作”一词,多见于娱乐圈,在《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本(第五版)给“炒作”一词这样的定义的: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百度百科中,对于“炒作”的定义是,自己或他人,通过一些手段,技巧,来对自己或自己的作品进行刻意的宣传,以达到提高自己或自己作品的人气、声望。炒作实质上可以分为两类:自我炒作和他人炒作。
总结起来无非是对于某事件或人物,给予超出事实的宣传,以获取某种利益。这种利益是显性的金钱,也可以是隐形的名望等。炒作现象多出现在娱乐圈和经济传媒领域,在这里我们无可厚非。生活于闹市,当下这个信息爆炸,传媒业发达的社会,在某些领域,是需要炒作的。炒作了,大众才能知道,才能得到关注,这样才能体现娱乐和传媒的作用,才能丰富生活,促进消费。在这里我们不做讨论。
关于教育炒作,在教育学科范围之内并准确的界定。有学者对其下了一个操作性定义,是指为了谋求经济利益或扩大人、事物或教育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大力鼓吹宣传以达到吸引公民对教育服务产品进行消费增加教育消费,或者吸引投资者进行教育投资的做法,又可以称之为“虚假教育”。②这一界定主要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的。
为了方便起见,作者给教育炒作的界定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将教育现象和教育思想,做出了不适当的宣传。这种宣传不以事实为基础,缺乏教育理论依据,将个案扩大化,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包括电话访谈,访谈,现场访谈等。选择访谈法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教育炒作”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近几年讨论较多的的教育问题,是与整个社会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必须深入社会当中;另外,“炒作”一词,是一个比较现代的词汇,教育炒作更是近几年的新名词。其理论基础较少,相关文献也不多。相对于文献法和问卷法能够收集到更广泛和深入的材料。
采用的工具主要有网络、录音机、手机录音等。相比较于正常的访谈,本次访谈运用了网络、电话、等比较现代的工具。一方面是由访谈对象决定的,访谈都是远距离进行,我暂时称其为“远程访谈”。
关于访谈对象的选择,主要有三类访谈对象,一是在校的教育学专业学生,这类人群对教育现象是比较关注的,这些专业人士对教育问题会有比较深入的认识。第二类是社会工作者,有大学生村官,辅导机构老师等。这一类也是比较敏感的人群,对于教育问题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第三就是新闻媒体工作者,这类对象对于炒作是最有发言权的,对于教育炒作的界定会比较的专业、深入。

三、研究结论

访谈结束后,作者对整理访谈内容,形成书面材料,进行分类总结。每次访谈都会有不同感想和收获,由于访谈对象来自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工作和社会地位,相同的问题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就需要从多角度分析。
本文除了访谈,还收集和查看了一些相关的新闻资料和博客。因此对“教育炒作”做了简单的分类总结。

(一)教育炒作的分类

教育炒作现象纷繁芜杂,结合近几年的教育时事,按其内容将“教育炒作”分为三类:

1.教学事故炒作

对某些教学事故的炒作和过分宣传,以获点击率和收视率。对于教学事故的正常报道是应该的,民众有权利了解目前的教育现状。但,若是不顾受害者本身的感受,为谋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取利益而过分宣传或炒作,就是不对的了。如校车,跳楼案例。

2.教养方式炒作

即对个别案例进行大肆宣传,以谋取经济利益或名望。如虎妈、狼爸的过度宣传。我们不拒绝成功的教养方式的传播,好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是正当,也是必须的。只是排斥以教育为挡箭牌谋取利益,吸引过多的注意力。毕竟只是个案,其适用范围是极其有限的。

3.教育观念炒作

即是指,某些教育理念本身或者在其传播的过程质,使得其未从教师教学实际出发,不从孩子本性出发,将某种教育理念的功能夸大化,要求苛刻。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教育专家的指导是经过一定的理论论证的。但是在教育理念传播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过激现象。如赏识教育,学习者中心的“过分”宣扬。

(二)教育炒作是非论

材料整理的过程中,我对“教育宣传”做了组织结构分类,如下图(3.2组织结构图)。各种形式不同的“炒作”,就好比是给“花朵”过度施肥,违背了“花朵”生长的自然规律。③违背自然规律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在教育中,也就会影响教育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3.2组织结构图

1.教育炒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反思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存在即合理。我们当然也不能否认“教育炒作”有其有利的一面。首先,“教育炒作”既然能够存在,就说明目前教育有内容可“炒”。单单这一点就能够引起人们的反思。特别是教育事故的炒作,在这一点表现尤为突出。这类新闻的广泛传播,能够引起当局对教育问题的反思和重视。例如校车事故的频频爆出,着实引起的政府和学校的重视。重视程度将决定教学事故的再发率。这无疑是有利于教育改革和进步的。
对于教养方式和教育理念的炒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普及和传播了教育知识。这一方面“炒作”似乎是更为快速的,其影响也是比较广泛的。相关的教育人员和家长就能够接收到更为广泛的信息,结合实践,反思自身教育问题。

2.降低教育公信度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过度的宣传或者不切实际的对教育进行批判,将会有损教育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增加不信任感,严重者可能会引起社会恐慌。举个例子来说,目前很多微博都在讨论“究竟应该由谁接送孩子”,问题就出来了,校车不可靠,就自己接送啊,爷爷奶奶接送,父母接送,拼车接送;接着交通拥挤,家长压力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加……这又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实,月有阴晴,任何人都不能避免事故和悲剧的发生。身为这个国家的人民,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国家和教育有信心。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当学校出现问题的时候,当一个国家的教育被频频批判的时候,在某种程度必会引起国民的不信任,教育公信度的降低。

3.扩大或歪曲影响

教育炒作对事件影响力的扩大,远远大于事件本身的影响。以“绿领巾”事件为例,在访谈中,访谈对象几次都提到,“或许学校是以激励孩子为目的的,而恰恰是我们的大肆宣传和关注,才使得绿领巾有了更多的教育歧视。”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学校的方式是不合理的,但我们却没有注意到,过多的宣传和关注对于绿领巾孩子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另外,在教养方式和教育理念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过分夸张和扭曲现象。任何一种理念的提出都是经过论证和检验的,只是在传播过程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夸张和扭曲了。2004年3月23日《中国青年报》曾报道,因为无法认同学校有关“不准批评或变相批评孩子”的规定,济南市一所私立学校的辛洪梅老师日前“愤然”辞职回家。我们“爱的教育理念”何时变成了“不准批评或变相批评孩子”?

4.误导家长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教养方式炒作而言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严师能出高徒,温文尔雅也能教育出好学生。不管采取哪种教育方式,目的都是只有一个,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成功成人。方法的选择中,有一条黄金原则,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近期关于教养方式的宣传可谓此起彼伏。当我们都崇尚赏识教育,温和教养的时候,爆出了“虎妈”蔡美儿,接着便是“狼爸”的棍棒教育,将孩子打上北大。“就是一个字‘打’……”,并且爸爸出书宣传自己的方法,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这就不可避免出现很多仿效现象,可是值得思考的,这样的教养方式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这无疑是一种产生了一种的引导。这一列的宣传不免说明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的观念混乱,“我究竟应该怎么做……”

5.增加教育压力

教育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始终处于被关注状态。自教育产生,国家形成,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就从未减少。当下这种“教育炒作”对教育本身而言,无疑是一种压力。例如,我一个当老师的朋友就遇到了这样的困境,各个学校都在搞“先学后导”的教学改革,每节课上课都会有学校领导巡视,看哪个老师在讲课(不贯彻改革精神),并做记录,开会总结。朋友说,那语文历史什么学生还能自主学习,到了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也不让老师讲,学生怎么自学得了吗?另外一个例子是关于“赏识教育”的,老师对学生讲,“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回答:“老师你怎么能说我不对呢,打击我积极性了,我不听了……”虽然只是个案,但是也不能不说明,我们对于教育的炒作已经深深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启蒙思想家卢梭倡导“教育要回归自然”,我国道家也讲“无为而教,顺应自然”。我认为这不是仅仅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整个教育事业都需要一个自然宁静的氛围。相信,自然界中有足够阳光和水分,让教育之花开得很美。
“教育炒作”有是有非,非多于是。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教育炒作从根本上说不是教育领域孤立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病态问题,是社会教育异化的现象。大众媒体的整体导向是正确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炒作”是一种异化的媒体宣传。在信息爆炸,网络发达的今天,教育炒作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很难杜绝的。访谈中,也得到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较为深刻的认识。相信教育,还教育一份宁静。
作者简介:
付丽、郑玉平,深圳大学师范学院201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参考文献:
① 符德新 谁在炒作天才儿童——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赵忠心研究院访谈录[N].中国教育报2002.12.21
② 罗章 张朝强 教育炒作现象的深层次分析及其对策研究[M].教育前沿2010(4).56-57.
③ 教育需要“劳作”而非“炒作”[N]. 东南早报2006.8.2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