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效果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4727 浏览:122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通过分析沙埔中学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城镇化背景下沙埔中学德育的有效性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农村中学 德育工作 教学效果

一、农村城镇化的加速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影响

1.农村城镇化加速带来农村主体意识的觉醒

农村社会向城镇化社会的逐步转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破除了自上而下的大一统计划经济模式,激发了个性活力,鼓励个体创新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都为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多样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推动自我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成长。

2.市场经济的冲击引发精神家园的失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物化世界观泛滥对人文精神的侵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引发的生存危机,机器世界导致的人际关系冷漠、道德感淡化、生物技术带来的困惑等的这些冲击引发了精神家园的失落。这种失落感进而也深刻地影响着在校的青少年学生,其主要表现为社会道德失范,个体精神。

3.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对农村传统价值文化的冲击

随着城镇化发展,沙埔的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紧密流动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618jyw.com
,加强了城市中各种文化交相对乡村纯朴文明的冲击,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乡村原有的农耕文明的裂变。网络、信息技术在农村的迅速发展,腐蚀青少年的心灵、阻碍其健全发展的因素却比比皆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开始深刻影响青少年感知、认知世界的方式,以及社会规则的内化,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德育面临的难题

在农村城镇化背景下,沙埔中学德育工作者的主导性地位会受到多元化信息的冲击。同时,沙埔中学学生在网络中可以不再局限于狭小的空间进行交流,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心所欲地选择信息,他们可以凭自身的情感好恶来对复杂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进行选择。因此,沙埔中学德育工作者在中学生思想素质成长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就容易受到严重冲击。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网络文化发展起来,沙埔中学学生在网络中也容易受到与自己所受教育有所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网络文化的影响。如果中学德育工作者面对网络的开放性不提高自己、改进自己、巩固自己的德育主导性地位,他们很可能会落伍,从而跟不上网络时代潮流。

三、提高沙埔中学德育有效性的对策

1.沙埔中学转变德育观念

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沙埔中学保持传统的德育观:在德育目的上重社会不重人;在德育过程上重理性的引导而忽视非理性的引导;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重视认知课程而忽视德育课程;在德育方法上一味地强调强迫式、说教。以此观念开展的德育成为了限制人、约束人的工具。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种学校德育观念已经有悖于社会的发展,必须改变,要“从物化到人化,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承认学生的独立人格地位;从‘失真’回归‘本真’,关注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建构人自身的意义和世界;从限制性转向发展性,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人的德行潜能;从分离走向融合,把德育贯穿于一切学科教育和一切德育活动中,实行一体化教育;从灌输到对话,平等对话、相互教育、互相发展。”
城镇化进程中的沙埔中学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更要根据当地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生形成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人格倾向等开展工作,沙埔中学教师要具有主动性、主导型和创造型开展工作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学的具体实践中,生活德育观、生态德育观、校本德育等德育观念更是值得借鉴。

2.沙埔中学把握德育目标

首先,把握德育目标的起点;引导中学生具备道德选择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多元价值的共同存在成为了新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信息化对新农村的覆盖加剧了多元价值的传播。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的农民必须面对各种价值观的冲突(如封建迷信、科学主义、拜金主义、人文主义等),并且做出自己的选择。因此,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学必须承担起引导学生逐渐产生道德选择力的责任。“这种道德选择力不仅是对现有道德规范和取向的适应,更是对道德规范和取向的创新。”
其次,把握德育目标的方向,引导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和城镇化的进程中,“臣民意识”等思想在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头脑里根深蒂固,表现为消极、被动、接受权威等,对自身权利的保护认识肤浅。因此,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学,应该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作为德育工作的基础,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再次,追寻德育目标的理想:信念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坚韧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由于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相当一部分人信仰淡化或者无信仰。学校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教育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3.沙埔中学完善德育制度

我国当前施行的学校德育制度多是经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渐进变革而成的,与前社会环境和德育现状以及德育主体的德性素养具有很大的滞后性,致使现行学校德育制度对德育工作的作用力减弱。这需要决策主体不断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德育制度。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沙埔中学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做好德育工作的各项保障制度。要做好沙埔中学德育工作,首先还要做好沙埔中学德育教师的工作。在沙埔中学德育专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上,教育管理部门应当有明确、科学的定位和政策倾斜;在教师待遇上,教育管理部门应当研究有别于学科教学教师的激励机制,对于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领导、教师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定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其次,对于学校德育的工作,教育管理部门要“给一个明确的地位”,不能简单地讲“德育为先”。但是实际上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已经证明,“德育为先”还是要为“学科教学让路”的。再次,教育管理部门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学校,应当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切忌运用“城市标准”衡量农村,运用“传统标准”衡量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第四,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考核、监督、研究、管理办法,划拨专项德育经费。对于随意占用德育课程、挪用德育经费等现象要严肃处理,对于“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等规定一定要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叶连松.中国特色城镇化\[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2\]马力宏.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3\]叶连松.中国特色城镇化\[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4\]黄书光.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5\]彭未名.德育之为德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4,(l).
\[6\]胡斌武.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北京:编译出版社,2005.
\[7\]吴飞.21世纪我国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走向\[J\].教育导刊,2001,(23).
\[8\]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