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引入谈初中物理新课引入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4522 浏览:142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课堂教学的引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课堂引入,能触动学生心弦,使学生产生求知渴望,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是笔者对物理新课引入的作用、方法的总结。
关键词:物理新课;引入方法;吸引;兴趣
1002-7661(2013)02-182-01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头引入很关键,特别是山区的学子,知识较贫乏,缺少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的求知,让他们动手、动脑一起来探索知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让学生更容易从物理走向生活,应用好物理知识,是每个山区教师经常考虑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初中物理教材的部分内容,浅谈新课的引入方法及策略。

一、设置疑问引入新课

“设置疑问”是教学过程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它不但应用在引入新课当中,更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末。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讲“家庭安全用电”这课时,一上课我就设下这样的悬念, “同学们都明白电称为无牙老虎,有一只小鸟,落到几千伏的高压线上,我们看到什么现象?”“小鸟安然无恙地站着。”“为什么小鸟没有触电呢?”有的学生这样答,有的学生那样想,尽管他们一时找不到正确的答案,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给调动了起来!同时也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条件!又如讲到影响浮力大小因素时,我问了同学们熟悉的课文<>的原因,讲液体压强时,问同学们有没有看过活的带鱼,巧妙设疑,用问题开启学生思维心扉,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知识的学习像游戏一样充满了诱惑和快乐。

二、复习过渡引入法

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方法。这种新课引入便于学生了解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这种引课一般适用于对基本物理规律的具体运用的新课题教学,通过对基本规律的复习运用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如讲述《滑动变阻器》一节时,先复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改变导体的长度和橫截面积后,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设备。这样的设备的阻值可持续变化,就做成了滑动变阻器而引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知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起到循序渐进逐步升华的目的。

三、情景引入

教师精心设计、诗歌、剧情,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注意,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如讲《运动和静止》时可通过朗读电影<>中的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来引入,又比如举坐火车出站时,坐在火车内的乘客往往以为旁边的列车在行驶,出了站后才知道实际是自己乘坐的列车在行驶。有过这样经验的同学就会更加聚精会神了,这样情景让学生感到特别亲切,积极性立即调动起来。

四、演示实验引入

在日常的教学中本人深深体会到,当拿着几个小玩意(演示仪器)走进教室时,教室里会立刻安静下来,学生的眼神盯着仪器,之后窃窃私语,这说明学生对演示实验有极强的好奇心,所以说演示实验在课堂引入的作用不可小觑。好的演示实验不但很好引入课题,烘托课堂气氛,而且还要有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快乐物理。如讲大气压强:水杯倒置实验,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倒过来问学生,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呢?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多媒体导入法

现在,多媒体的出现,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一页,多媒体课件正在走进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导入新课。如在上“摩擦”这一内容时,把人走路时与地面磨擦、车辆与地面磨擦、传送带与货物之间的磨擦先制成课件,在上课前播放,然后导入新课。这种导入能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六、史料、故事引入法

史料、故事引入法是对各种资料进行选择和巧妙地编排后,用于教学,引出新课,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引入方法。引入的资料可以是物理学史、名人轶事、故事、科学幽默、权威性的统计数据等。通过学习科学史料,能使学生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感受前辈追求真理和科学的执着精神。如在讲地磁场时,介绍一下我国宋代学者沈括的成就,讲电磁感应现象时,介绍法拉第发现该现象的艰辛,既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艰辛,又能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
综上所述,搞好新课引入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师平时就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讲演、板书、板画及实验技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每一个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但要注意引课过程一定要精,不能过长,以免喧宾夺主;引课要巧,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情趣;引课要准,使学生思维顺势进入新的正确轨道,从而达到良好引课的目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