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见思想政治教学情境创设之浅见要求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27089 浏览:1220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政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开发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引发他们对问题做出深层次的思考,促使政治教学由说教型向情感型转变。政治教师应充分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创设良好的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
关键词:现实生活;针对性;思维空间;形式多样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
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
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呢?笔者认为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既着眼于既定教学目标,又立足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让学生充分参与,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学习质量提高的效果。

一、着眼现实,联系实际

恰当的教学情境源于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能让学生由课堂上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相融合。例如,在讲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时,笔者就用了《三个火堆》的故事。严寒的冬天里,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烧,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有个人想:天这么冷,我绝不能离开火,不然我就会被冻死,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灭了,这群人全被冻死了。又有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个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捡柴,这火迟早也会熄灭,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捡柴,没有人烤火,都被陆续冻死在了捡柴的路上,火最终因缺柴而灭。又有一群人点燃了第三堆火,这群人没有全部围着火堆取暖,也没有全部去捡柴,而是制定了轮流取暖、轮流捡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拣柴,于是人人都去捡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温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够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烧,大火和生命都延续到了第二年春天。教师接着提问:这个问题与本课内源于:论文 格式www.618jyw.com
容有什么关系?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探求正确答案的强烈,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寻求正确答案。

二、针对性强,激发探究

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问题,探求新知,往往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越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笔者在讲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利用笑话《双方都是挨饿》导入: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这样的招牌,请到这里来用餐吧,否则,你我都要挨饿!问:为什么双方都会挨饿呢?怎样才能不挨饿呢?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发下,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既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大门,使枯燥的哲理生动起来,又能够使学生明确主题。因此,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是打开学生求知欲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三、留出空间,价值中立

政治教学中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是一种提示和启发,至于问题的答案,应该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和感悟,这样,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在情境中老师不能有倾向性的提示,这样的情境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消费心理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情境:(1)现在大学新生入学的大学设备:iphone 4S,ipad,苹果电脑;(2)一个打工者为了一部iphone 4s手机而去。请评价材料中人物的行为,让学生通过学习、讨论以后来回答,则问题的答案就不难得出。

四、形式多样,不可拘泥

教学情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论何种形式,只要是服务于教学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都可以采用。笔者曾经实践过的形式有:名人名言、古训、漫画、幽默、笑话、小品、故事、音乐、现场模拟、视频、文字材料、教师的语言渲染、生活实例列举等等。教学中对教学形式应灵活运用,不可只拘泥于某一种或
几种。
总之,在政治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引发他们对问题做出深层次的思考,使政治教学由说教型向情感型转变,达到学生素质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因此,作为政治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好情境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
参考文献:
[1]魏所康.创新教育论.1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2.
[2]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1版.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06.
[3]赵军.与新课程同行.1版.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1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魏集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