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调查研究“手机依赖”现象调查学术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9031 浏览:337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手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手机在大学生中普及率的逐年提高,手机应用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监管,拓展工作思路、重视教育引导,丰富校园文化、扩大学生的参与面等策略消除“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
调查资料显示,在校大学生中手机拥有率已接近100%,其中3G手机、智能手机占有率逐年提高。在手机给人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对手机存在很强的依赖感,手机电量不足或不在身边时就有莫名的心神不宁之感,与人沟通时过度依赖手机、经常不自觉地看手机等现象困扰着很多人。大学生更是如此,旺盛的精力、单调的生活、乏味的课堂、充裕的时间,加之手机带来的方便、快捷,使他们对手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

一、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我们对聊城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受调查学生所学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共平均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6份。以下未注明出处的调查数据均来自该项调查)。

1.每天使用手机时间

由表一可以看出,手机强大的功能已经完全把大学生俘获。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生活内容,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以上的人群竟然占到九成左右。随着大学生考英语四级、考研、就业压力的增加,各年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又存在显著变化。

2.大学生应用手机情况

由表二可以看出,大学新生的学习压力骤然降低,充足的空余时间使他们把手机当成主要的娱乐工具,浏览网页、看电子书、玩游戏、联络同学、听音乐成了他们使用手机的主要内容。随着自学能力的提高,加之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逐渐把手机作为查询资料的工具,但娱乐仍然是学生使用手机最重要的目的。

3.上课或学习时间使用手机情况

从表三可以明显看出手机依赖对学生的影响力。在绝对禁止使用手机的课堂、报告会等场合,学生经常使用手机的比例仍在六成以上,甚至达到九成。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表面,不能深入,遇到困难不是靠自己努力克服,而是想着利用手机查询的途径去解决。另外,近年,学生利用手机在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现象逐年增加,手机已经成为影响学生课堂效果和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手机强大的功能满足了大学生的日常需要。首先,手机使大学生与外界的沟通更为方便,移动飞信、、MSN、微博等已成为大学生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其次,3G手机出现以后,大学生利用手机网络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有利于开拓他们的视野。再次,手机搜索引擎的出现使大学生了解资讯更为方便。当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他们可以不去图书馆,不用翻阅大量的资料,仅仅简单地按几下手机按键,就可以得到想要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的资料。
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手机依赖”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心智尚不成熟、自制力不强,容易因为玩手机而对其产生依赖,甚至上瘾。一方面,他们极度依赖手机中存在的社交网络,要不断利用收发短信、聊、发微博等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社交圈子,由此而引发的手机依赖就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如手臂酸胀、眼睛不适、大脑疲劳等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手机短信中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的内容缺乏正确认识,容易导致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心理方面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此外,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使学生一旦长时间没有收发短信,就会感到焦虑、失落,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三、消除“手机依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策略

1.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监管

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手机文化实施监督,加强对手机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和手机程序开发商的监管,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能只顾当前利益而把长远利益和祖国的未来抛在脑后。同时,要加强对控技术的开发利用,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活动,依法加强对各类网站的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严查流入手机的不良信息,从源头上遏制垃圾信息、不健康信息的肆意传播。

2.拓展工作思路,重视教育引导

心理学家认为,通过预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免疫力是消除“手机依赖”影响的主要手段。学校必须担负起教育和引导的重任,尤其在大学新生教育方面,高校教育者要用大量事实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防止手机依赖知识教育,要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而不受其害,进而综合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样将会大大降低“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危害。另外,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保持理性态度,使学生认清手机只是一个交流、联系的工具,对其不依赖、不滥用。同时,要引导学生认清“手机依赖”的各种危害,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增强对手机垃圾信息的鉴别和抵御能力,合理地使用手机。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手机依赖”对大学生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理性分析、正确认识,在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深层次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意识与行为方式,积极倡导健康使用手机的理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丰富校园文化,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高校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为宗旨的各种社团中,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来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高校还可以开展理论探讨、学术报告等形式的活动,营造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这样,高校通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自得其乐,自觉从“手机依赖”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江环,吴霞.透析高校大学生“媒介依赖症”现象——以手机媒体为例[J].中国商界,20l1,(11).
张华.“手机依赖症”正在蔓延……[N].羊城晚报,2012-05-15.
[3]房敏.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理性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4]谢书铭,颜美艳.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2009,(

1、2月合刊).

[5]楼锡锦,沈黎勇,林博峰.大学生使用手机状况研究报告——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9,(2).
责编:思 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