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解题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解题能力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3-09 点赞:6903 浏览:220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题是一种适合考察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方式,教师要细心引导、悉心教学,指导体感知,重点阅读,细节回顾,以提高解题能力,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 阅读 理解 解题
1672-1578(2012)10-0166-01
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题是一种适合考察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方式,小学生刚接触这类题型不久,一大部分人难以驾驭,甚至于无能为力。让小学生接受并熟练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重担,便压在教师肩上了,然而教师能做的只是细心引导、悉心教学,关键还是学生阅读理解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对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解题能力也进行长期的探索,下面谈谈三点这方面的粗浅看法。
1 整体感知,提高解题能力
做阅读理解题最基本的当然是做好“阅读”。对于阅读方法,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笔者则认为先阅读全文,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再看题目。这样做的优点是明显的,它避免了过分针对问题而忽略其他有用信息,而且能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主旨,答题时就能跟着主题走,就不容易离题,造成“答非所问”的尴尬场面。初读文章是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阅读,并关注自己认为比较有用的信息。这样更加考验学生的辨别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猜测并标注关键信息的能力。那些“关键信息”全部都是学生的主观臆断,猜测的结果肯定会有偏差,但是长期训练下来,学生就能轻松准确的抓住真正有用的信息,解题也就容易得多。
就以《荷塘旧事》为例,在讲解课文之前,笔者让学生以做阅读理解题的方式阅读课文,然后提问。学生阅读完笔者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紧接着又问,“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样的两个问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理解。有学生回答,“文章主要讲作者差点溺水,被小伙伴一起救起的故事。作者在最后一段点明主旨,赞扬大自然的和谐和人类的淳朴品质。”这篇课文比较简单,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适合用做例子来讲解。笔者问道:“如果作者在最后一段没有点明主旨,你们能推出课文的主旨吗?”学生都表示不行。笔者提示他们,“课文里其实很多地方都有提示,以后就算最后一段没有点题,你们也要能读出文章的主题,这样才能对解题有帮助。”笔者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再去细读课文,并且努力尝试猜测关键的地方,猜测可能问的问题。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敏感度和判断文章最值得提问的地方。
2 重点阅读,提高解题能力
初读是泛读和快速阅读,只做整体的把握,不做细致深入的研究。初读之后就应该看题目了,如果跟自己初读时认为的重点一致,那自然容易找到原文并迅速整理答案作答。如果猜测有出入,那也没关系,可以找到相关段落后重点阅读。找相关段落时要注意前面一段和后面一段,还要根据初读的结果,把握文章中心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618jyw.com
思想。因为答案往往要整合多段的内容才能得出。重点阅读可以具体到段落和句子,这时更注重对问题和段落的理解。一般情况下,问题的答题思路就在这个环节产生,答题的依据也主要集中于那些重点段落。
再次以《荷塘旧事》为例,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会冲破那道绿线而差点溺水?”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没那么容易。笔者先让学生找到相关段落做重点阅读,然后再回答。笔者先不要求学生组织成书面语言回答,而只要他们的思路,但是笔者要求他们分点阐述。重点阅读后有学生回答,“因为作者想向乡下人炫耀。”笔者提示他,“还有其他原因没有?”学生支支吾吾说没有了。笔者进一步提示,“同学们,你们想想作者要炫耀什么?炫耀他能冲破别人不敢冲破的绿线。但是别人都不敢他为什么敢呢?”学生回答:“因为他会一点‘狗刨’就自我感觉良好。”笔者又提示,“你们还漏了一点,用原文的话就是‘我一个城里的孩子,见识比他们多多啦,我才不怕呢!’你们阅读重点段落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漏掉有用信息就造成答题不完整而失分了。”文章虽然简单,但是不细心的话仍然容易漏掉部分内容。答题不完整也成为学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3 细节回顾,提高解题能力
俗语有云:“细节决定成败”,虽然在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方面没有体现得很明显,但是细节确实让学生吃了不少哑巴亏。学生粗心的直观表现就是漏掉一些重要的细节,或者对要求细节理解的问题无法回答。这些细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注意到,内心也提醒自己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可是一到整理思路的时候就将他们抛至九霄了。为了让自己关注到的细节有意义,学生在阅读时就应该动手做标记,哪怕只是给关键词做标记也能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答题的时候再想想有没有细节落下,然后回过头去找找标记的地方就不容易遗漏细节了。注意到答题的细节,学生的答案也就更加完整,有时比“参”还更具说服力。
仍然以《荷塘旧事》为例,为考验学生对细节的把握程度,笔者问学生:“请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我’的一个性格特征。”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就犯难了,想着课文那么长,找到一个表现作者性格特征的词谈何容易啊。学生在束手无策之下就容易紧张,一紧张就忘了思考了。其实如果注重细节就会发现文章主要讲荷塘里的故事,能表现作者性格特征的也就在那几段里。而在那几段里,“骄傲”出现过很多次,那么问题的答案自然就是“骄傲”了。其实对那几段的阅读也不难感受到作者的“傲气”,静下心来思考就不会不知所措了。这样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但凡能表现作者性格特征的原文的词都是答案。比如“傲气十足”就是非常好的回答。如果学生在阅读时能发现这个词并做上记号,那解决这样的题目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作为一种考核学生的题型,阅读理解有着它的独特魅力。要想征服这个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题型绝非易事,正因如此,教师更要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细心引导和训练,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徐爱莉.浅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夏兴勇.以兴趣、方法、实践为阅读能力导航[J].小学教学研究,2009.10.
[3]魏雄广.审视语文创造性阅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