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升格“双元性”办学是新升格高职院校进展重要路径站

更新时间:2024-02-14 点赞:5756 浏览:129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升格高职院校在起步阶段具有艰难性、新生性等特点。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巨大支持,使新升格高职院校赢得了快速发展。当前,要实施“双元性”的办学、招生、教学模式,依托投资主体,协调校外资源,打造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高职毕业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元性 投资主体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163-03
新升格高职院校在过渡期存在着“发展瓶颈”和“后天不利因素”等特点,因此,必须用好用活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采取“双元性”办学机制,以求得新升格高职院校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一、控制中职规模。逐渐扩大高职规模

新升格高职院校在获得高职招生资格之后的一个时期内,还有不少在校中专学生,这是客观事实,不能因为升格而无视中职教育的基础。中职学校之所以能够升格为高职院校,是因为它们具有传统优势专业、良好的校誉、雄厚的师资以及很高的就业率等,如果完全取消其中职招生,学校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教育教学维持费、设备新增及维护费等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能解决的。特别是其优势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级专业人才,解决了不少初中生的就学问题。因此,对新升格高职院校而言,虽然应当控制其中职招生规模,但不能完全取消其中职招生,而应当控制其非强项专业的招生规模,保证其优势专业的中职招生数量。
考察可知,真正要使新升格高职院校能够持续快速发展,应该稳定原中职学校优势专业、强项专业、就业率较高专业的招生数量,实行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双元性”并存发展的办学格局。众所周知,新升格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个渐变积累的过程。任何新升格高职院校在其升格之初及相当长的过渡期内,因为师资等教学资源的限制,能够获得批准招生的高职新增专业的数量是相当有限的。如果“一刀切”地不准其再招收中职学生,那么学校为了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就只能靠拼凑新增专业审批的相关支撑条件,甚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高职新增专业,这样根本无法保证这些高职专业的教学质量、就业质量。对此,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新升格高职院校的领导,应该保证学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实行“双元性”办学模式,稳定优势专业的中职招生规模,停止弱势专业的中职招生,逐步扩大高职新增专业及其招生规模。

二、初中毕业生“直通车”和高中毕业生招生并举

一般来说,新升格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很难与老牌知名高职院校相匹敌,这是由新升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师资教育资源、学生的教育需求等因素所限制的。尤其是不少新升格高职院校,其校名与原中职中专学校的校名相去甚远,导致新升格高职院校的知名度、社会认可度等都不及原中职学校,其生源质量与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必然受到限制。学校缺乏知名度也就缺乏生源的吸引力,一所缺乏优质生源、缺乏吸引力的高职学校,要依靠优质的高职毕业生来打造学校的品牌和特色是相当艰难的。
因此,为了重新塑造品牌和打造特色,新升格高职院校应实行“双元性”招生模式,即招收相当比例的相近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按照国家统招方式招收,中职毕业生可采取择优和“直通车”模式。所谓直通车模式,就是中职中专毕业生直接升入高职学校,成熟的经验有“广东顺德模式”、“上海模式”、“江苏模式”等。只要中职毕业生愿意就读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就可单独组织考试,招收相当比例的中职毕业生;新升格高职院校原中职、中专相近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可直升本校高职相近专业。
实行“双元性”招生模式,既可以保证新升格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又能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不同层次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通过实行“双元性”招生模式,可提升新升格高职院校的教育教源于:如何写论文www.618jyw.com
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美誉度,为快速实现真正意义的“升格”获得有效的推动力。

三、实行中职和高职“双元性”教学模式

新升格高职院校的教学,在学校升格之初的两三年中,由于还保留有中职未毕业班级,其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双元性”的。不少教师既要教授中职学生,又要教授高职学生;不少实验实训设备既要保证中职学生的需要,也要保证高职学生的需要。
目前,还保留有中职教育的新升格高职院校一般实行两种教学模式:其一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师严格分离,不跨层级任课;其二是“双元性”教学模式,教师既承担中职的教学任务,也承担高职的教学任务。实行“双元性”教学模式对锤炼新升格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新进教师的专业技术指导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实行“双元性”教学模式,不仅是新升格高职院校的主打教学模式,也是所有新升格院校(包括本科、研究生)的主要教学模式。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实践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速度是大大高于相关专业技能技术指导能力的。因此,针对新升格高职院校而言,原来教授中职、中专的教师来指导高职学生,其专业理论的提升应该不是很难的问题。相反,刚刚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要能做好中职生、高职生的专业技能课指导教师,就必须有一个专业技能技术的再熟练、再凝练过程。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理论课占了绝对大的比例,普通本科、研究生毕业去做理论课“讲师”是得心应手的,但要做技能技术指导的“师傅”就还得有一个再磨砺的过程。不少学人都提出“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或脱产学习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事实上针对整个新升格高职院校的教师的数量和教学任务而言,又有多少学校能实现这一策略?对新升格高职院校的原中职学校的专业技能技术教师而言,只有既指导中职生又指导高职生,才会真正清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法。
从生源来源的角度而言,目前高职学校的班级形态有混班和分班(中职升高职的学生与录取的普通高中学生混合组建班级或各自独立分班)两种形态。混班、分班各有利弊。对学生而言,混班教学可实现“替代性强化”——普通高中毕业接受理论的能力和中职毕业生的技能技术基础能力可相互影响;对教师而言,混班教学可迫使教师在专业技能技术的指导上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化”。分班教学要有针对性,不论是混班还是分班教学,如果教师没有对中职技能教育目标有一个感性和实践的先期积淀,相关专业技能技术指导的教师就有可能出现分化,即成为纯理论的“讲师”或纯技术的“技师”。对此,新升格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定中职教育的特色特长专业,以便通过“双元性”教学模式来锤炼高职教师的专业技能技术指导能力。否则就完全有可能培养出专业技能不如中职生的高职毕业生,这将违背高职办学目的和学生、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四、实行学校与行业“双元性”的实践实训实习指导模式

摘自:学术论文网www.618jyw.com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工巧匠型的高端型技能人才,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要,而高端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既需要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更需要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对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策略,不少学者都提出“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挂职,进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思路。但新升格高职院校办学底子薄、起点低、条件差,原有设备、仪器陈旧,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无法满足培养高端型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需求的现状。对此,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验实训基地、订单式人才培养”等策略。这些策略似乎具有科学性,但就本文作者的调研和实践而论,不少行业、企业很少愿意接收学生到该单位实习,许多工程师也不愿意或得不到单位批准到学校兼课,企业根本不可能把高端实验实训设备让在校学生使用。一些企业领导直截了当地说:“挂实验基地的牌子可以,要让学生来用先进设备免谈,即使交费也不行;让师生来公司做杂工可以,单做前沿的实验实训免谈。”究其本质,就是因为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关联性不是很紧密,学校不可能为“工程师”、“专家”提供优厚的课酬,也提供不起先进设备的耗损成本;企业不仅要考虑高端人才与设备创造的绝对利润,更要考虑成果、专利的保密,等等。对此,有必要实行“投资主体协调下的学校与行业和谐发展的‘双元性’实践实训实习指导模式”。
所谓投资主体协调,是指新升格高职院校的主办者——地方政府,必须协调好学校和相关下属职能部门,如卫生局、药监局、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局、地属医院等相关单位积极支持、配合学校的实践实训课教学。因为这些单位的实验实训设备、耗材都是由地方财政支付的,而且相关设备在大部分时间上都是闲置的。与其重复建设或设备闲置,还不如实行学校和相关部门共建、共用、共管、共维护。同时职能部门的相关高级人才也应在学校适当兼课,并折算工作量。如果新升格高职院校的投资主体是行业、企业,也可参照投资主体是地方政府的这种“双元性”实践实训模式,要求行业下属相关单位或部门必须在人力(技能型教师)、实验实训设备及其耗材上予以积极支持。同时,投资主体应划拨一定经费并明文规定由学校师生员工和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联合的专业技术研发、开发,这也是解决目前不少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举措。
目前,仅靠学校领导的私人关系签署的“实习实训基地”,绝大部分对教学而言都是有名无实的“牌子基地”。实行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绝大部分学校的投资主体都是企业或集团,其实验实训就是在该企业或集团内,毕业生也就在该企业或集团就业,相关的实验实训设备就是企业相关部门和学校共建、公用,很少有重复购置的情况。行政学上有一条箴言:仅靠私人关系来办公家的事情,这是要打折扣的;只有基于公事公办和私人感情相结合来处理公事,其效率才是事半功倍的。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是不相隶属或平级关系,这种平级或不相隶属关系的学校与单位之间,如果没有共同的直属上级来协调,谁都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靠私人关系来维系,也最多是敷衍搪塞而已。对此,投资主体真不仅要协调和学校和相关部门的行政关系,更要协调相关部门直接参与学校的实践实训课的指导,使“双元性”实践实训指导模式落到实处,这才能真正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出成绩”高端型应用人才来。
(责任编辑:袁海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