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论语以《论语》十则看孔子读书策略

更新时间:2024-02-14 点赞:5744 浏览:172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最重要的学习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学习。为了探究方法,古今中外的学人可谓不遗余力,并且留下了许多后人可资借鉴的良好方法。近代学者胡朴安认为:千古读书方法之善,当首推孔子。对照《论语》十则,体味每一句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文字,怎能不使人俯首服膺、弯腰心折?
《论语》十则以语录和对话的方式论述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及方法,其中以学习方法的论述为主,而且这方面的论述也最具价值。
第一,孔子主张学与习的结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孔子看来,“学”和“习”是两个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理念。“学”即是对书本知识的接受、领会、感悟之后所形成的思想认识,包括人生的理想、信念、追求以及对社会的见解、主张;“习”的本义是小鹰练习飞翔,《礼记》上有“鹰乃学习”的话可资佐证,这里是指书本知识在实践中的检验和运用。实践出真知,把自己在书本中学习到的人生见解、理想、信念时时刻刻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正因为这一理念的指导,孔子进一步指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远方而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读书学习,不仅可以互相切磋,如琢如磨,共同分享求知的快乐,而且可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机会难得,自然让人感到其乐融融。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朋”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并且他们“自远方来”,不由让人浮想联翩,朋友不辞辛苦,远道而来,说明对我们主人公的道德学问心仪不已、神交已久,彼此的会晤必将擦出思想的火花,怎能不使人充满期待,无限快慰呢?
第二,孔子主张学与思的统一。有弟子问道:老师,学和问的关系怎样呢?孔子回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二者紧密相连,不可截然分开,没有脱离思考的学习,也没有离开学习的思考。没有了思考的学习只能算做机械的身体运动,缺少了学习的思考也不过是云山雾海的幻想,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有把学和思统一起来,才能让读书学习变成思维的体操、精神的健美。
第三,孔子主张学与问的联系。孔子读书手不释卷,竟至“韦编三绝”的典源于:论文集www.618jyw.com
故常被人津津乐道,而“子入太庙,每事问”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中国的“学问”一词大约源于孔子,后来经过儒家学者的整理发挥成为儒家的重要思想。“君子之学必好问。学与问,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早在这种思想形成之前,他就谆谆教导学生“不耻下问”。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问的方向和对象,一个“下”字的确耐人寻味,发人深省。问的方向既可以“向上”,又可以“向下”,对象既可以是比自己高明的人,又可以是和自己相当的人,甚至是不如自己的人,不能眼高于顶,切忌目中无人,真知在哪里,老师就在哪里。“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孔子之所以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就在于他具有虚怀若谷的境界、兼容并包的胸怀、不耻下问的精神和学与问相兼的方法。不失去任何向别人请教学习的机会,学问自会日积月累,智慧也将无比通达。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文化其实就是学问的集合,学问的传承就是学问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从这一点来看,孔子学与问的读书方法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居功至伟。
第四,孔子主张学与行并重。“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此句虽不在十则之列,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孔子是言行高度一致的教育家,他除了广博地学习书本知识之外,更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行动和个人品德修养方面。他的“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言行无疑是最好的证明。为了实现其“仁政”的崇高理想,他不顾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没有躲进学问的塔埋头故纸堆,“明知其不可为而为”,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虽然到处碰壁,却矢志不移、初衷不改,开了儒家积极用世的风气。为了整理和保存中国古老的优秀文化典籍,他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在个人创作方面反而“述而不作”,仅在《论语》中留下了并不多的一些言论。作为教育家,孔子坚持“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广收门徒,弟子三千,桃李芬芳,其中不乏名垂青史的贤者。他的学与行并重的思想方法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因此,课文之中就有了曾参“一日三省”、“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的嘉言懿行,有了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请教。
读《论语》十则虽为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但对当代人的启迪意义却不可小觑,特别是孔子提出的那些至真、至善、至美的读书方法,对求知若渴但方法欠缺、且尚处盲目探索阶段的初一学生而言,无疑具有醍醐灌顶之效。只要教师适当点拨,正确引导,就能春风化雨,即使学会一法一点,亦将受用终生。
(谢建丽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中学7446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