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中语文教学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01 点赞:14395 浏览:589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四条基本理念中,第三条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自主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符合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对青年教师而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为了适应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自学环境,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本文就针对初中语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做了初步探讨。

一、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让学生好学。”对于初中生而言,其自身情感的决定力远远大于其自身理智的控制力,所以,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想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上尝试形式多样的学习情境,要努力让学生处于一个富有情趣的学习氛围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质疑,变“无意”为“有心”,唤起学生注意力并产生积极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状态。例如,在学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时,教师可以“无心”地问一句:课文中叙述作者家庭背景的文字可以删去,因为这段文字的描述与课文的标题没有太大联系,不知各位同学有没有什么异议,我们随便讨论一下。这样能够点燃学生大脑里的思维火花,让他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举手同意,有的学生苦思冥想,有的互相探讨。这样的课堂氛围必定是教师希望看见的,在同学们讨论一段时间后,教师再作一个合理的解释:课文中家庭背景的描述是为了渲染一种凄惨、暗淡的氛围,与课文中凄惨、暗淡的感情基调一致,所以不能删去。这样一个貌似“无心”的问题,其实是教师“有意”要碰撞出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无为而教源于:毕业www.618jyw.com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育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深刻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收效甚微,关键在于没有朝着“无为而教”的目标去努力。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语文教师要改变“逐句讲解”和“精批细改”的陈旧方法,注重启发诱导,把学生真正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做到“无为而教”,就初中语文阅读而言需要把握好三个环节,即课前预习、课内讨论和课外历练。

(一)课前预习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不能越俎代庖。预习过程中尽管学生不能将所有的问题全部弄懂,但最重要的是预习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够自己动脑筋去想,去思考,去理解。课前学生独立预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的最佳手段,同时也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二)加强课内讨论

课堂讨论是和课前预习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预习的事情做完了,然后课上讨论,预习的对不对、充不充分,由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从头到尾,这一切都是学生在起主导作用,教师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者,在一旁指导学生,最终教师负责纠正、补充和阐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预习阶段既加强了自己的读书能力,在课堂讨论之中又能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语文教学不采取课前预习和课内讨论的方式,而是等到上课铃响了之后,学生才打开书本,丝毫不用动脑地听教师逐段讲解,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会得到一点开发,时间久了不但会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还会产生畏惧感。因此,课内讨论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培养会自主学习的人才。

(三)注重课外历练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只有经过反复历练,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知识的技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对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要进行反复吟诵、反复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将深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课外历练要求学生拥有大量的阅读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的眼界。人们常说,当一个人学得越多时,到最后他就会感觉自己知道得越少,所以他又渴望去学得更多。因此,学生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才会更加勤奋地去探寻新的知识,才会主动地去要求掌握知识。

三、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

当今社会一个人的合作精神是决定他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有利于学生合作的素材,营造合作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培养合作精神及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讨论,一起合作解决疑难,交流心得。当然,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点拨,从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教师的示范分析往往有拨云见日的效果,但一定要在学生“走投无路”的时候,因为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得学生们在讨论中懂得了怎样学习,从而达到让每一个人都善于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依赖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加强合作意识,从而建立在学习的责任上,能让学生“坚持学”,尽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尽善尽美,使学生完全走向自主学习的轨道。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体意识还有很多的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究,只要坚持探索并付诸努力,就一定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刘聪娟.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曾丽敏.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阅读模式探究[J].成功(教育),2010,(02).
[3]高慧春.初中语文中如何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J].神州(下旬刊),2012,(02).
[4]任玉仓.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02).
[5]王素芳.初中语文自主探究性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2,(02).
(张诗云江苏省淮安市黄码中学22300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