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浅谈英语教学中通识教育大纲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26061 浏览:1196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通识教育的使命。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是当下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目标2007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该《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调整、修改和补充,提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在培养目标上深入推行改革,培养目标要包含知识技能和运用发散能力等多个层面,强调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通识能力的培养。因此,目前全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挑战与新的机遇。大学英语教学融合通识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作为公共科目,大学英语学习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备、学时和学习氛围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多数高等院校把英语教学当作纯语言技能的工具型培训,只是单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以便通过各种考试,这就导致我们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不够全面,在发展潜力上存在不足。尽管运用了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只开设了读写课、听力课。许多大学生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几乎把一半的时间花在了外语上,主要是通过死记硬背英语词汇,大搞题海战术,有小部分学生幸运过关。且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绝大多数无法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
不仅如此,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不高还与其他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脱节。二是学生大多对语言要点进行分类或强制式机械记忆,从而割裂了语篇内容与表达方式的关系,把词汇、表达方式与汉语对应起来识记,忽略其语法范畴知识和语篇情景意义。
在课堂上,学生不能用学过的、语义上相互连贯的词和表达式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更不能依据英文语篇的形与义的衔接与连贯规律再现原文的主要内容。词汇英汉对应式的记忆方式,导致语言应用中的“硬译”现象,出现中式英语。学生缺乏必要的巩固和内化语言知识的交际环境。除了课堂之外,学生很少有应用英语的机会。学生依赖的课堂英语交际机会十分有限。再加上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他们了解的大多是反映中国社会文化的知识和此背景下的高校生活。这样就造成课堂上语言教材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背景知识的交际语境不协调。其结果充分反映在学生的日常主题交际和写作中。在英语口语训练中,学生谈论的范围有限。了解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知识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很系统、很熟悉,但摘自:写论文www.618jyw.com
专业性太强,需要大量的术语和逻辑较强的语篇结构,学生无法表达;另一方面,对每天通过不同的汉语媒体了解的社会和自己熟知的校园生活,无法从“英汉对照”的词汇库中灵活地调用,致使学生的英语成为典型的“哑巴英语”。

二、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最早由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提出,他将通识教育与高等教育联系起来,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共同构成高等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它的目标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使得学生在生活、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哈佛文理学院院长Henry Rosovsky曾经说过,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导学生将来生计所需要的特殊技能,不在于训练优秀的律师、医生或工程师,而在培养一个有能力有教养的人。职业技能训练不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因为在成为一个律师或医生之前,这个学生必须先是一个人,一个受过教育、有能力而且明理的人。如果大学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就会成为有能力而且明理的律师或医生。而一个成功的律师或医生,如果没有经过全人教育的洗礼,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脑袋里塞满资料的机器,没有思考的能力,无法把握原则,明辨是非,更没有办法应付多元的价值观及未来世界各种难题的考验。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及我国的经济模式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已经不是过去的定向培养,整个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必须随之转变。此外,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以广泛的通识教育为基础,如果学生不了解各领域最基本法则,也很难在这个信息时代真正成为专业人才。

三、大学英语教学融合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通识教育”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共同话题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是当下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就是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将英语语言学习和英语国家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其目的是要塑造和培养既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又具备广泛的英语相关知识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大学英语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通识教育的使命。因为,在外语学习的初期,语言知识几乎是百分之百,百科知识却近乎于零。随着学习的深入,语言知识逐渐减少,百科知识逐渐增加。最后,百科知识取代语言知识,占据了主要地位。大学英语学习阶段已到达较高阶段,对大学英语教师而言,在输入中不断增加百科知识,是一个随时要关注的问题。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最可怕的是接触百科知识为零的材料,这样的材料会让学习者感到在智力上受到侮辱,因而丧失语言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宗旨应该是培养具有广博知识与优雅气质的人。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目标。
四、结束语
现行的《教学要求》有利于我们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一方面,《教学要求》体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强调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包含知识、技能、文化和交际,即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最终目标。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实就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教学要求》的人文优势体现在诸多方面,教学目标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教学要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大学英语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外,还应担负起贯彻通识教育内容的责任。
参考文献:
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