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美术课初中美术课教学中德育渗透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11594 浏览:465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自然也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美术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我努力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同时,有意或无意间进行德育的渗透,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一、利用教材内涵,培养爱国精神

我们现在所用的中学美术教材中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都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欣赏课教学中尤为突出,有很多都是显性德育主题的作品欣赏,比如:对中国长城的欣赏,与其说它珍贵的价值是在物质文化层面上,不如说主要是在精神内涵、精神文化层面上。因而我们用 “万里长城永不倒”来象征、比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恒存发展。在对这类型的美术作品欣赏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那真是名正言顺的事。另外,我经常带领学生感受家乡南通的快速发展和独特的民间艺术(南通蓝印花布、如皋水绘园建筑等),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起源和制作有相应的了解,甚至可以动手制作,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为家乡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感到骄傲,从而激发她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二、利用班级小组形式,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

现今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主义思想是有待提高的。在我的美术课上,这个临时组成的集体是一个整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同学的表现都会影响本节课对小组及个人的评价,从他们开始的分工,到集体的制作,从小组学习的纪律,到小组作业的展示,甚至是课堂上的一些细节,我都会做出及时的评价,甚至是以表格的形式为各个小组打分。鉴于此,很多时候有些比较调皮的学生都能较好地融入小组学习之中去,也并不用我出面干涉他们,因为小组成员会自发的提醒和阻止这部分同学的不良行为。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通过合作探究获得了美术方面的技能技巧,提高了美术素养,还在学习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渗透了集体主义教育。

三、以细节为重,宣扬劳动光荣思想

我常在感叹,现在学生都过于“聪明”,有时候老师叫他们将包干区或者美术室的卫生打扫一下,有的同学总是想方设法偷奸耍滑,并且有的同学自己不做不说,反而对积极做事的同学冷嘲热讽,这种风气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不利。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作出公正的评价和引导:首先是肯定积极参加劳动的同学,然后可以把情况记录在学生成绩册中,以便期末评价时作为美术课表现一栏的加分因素。另外,我在美术课教学中,利用教材中具有显性的赞美劳动及劳动人民的内容,除了从美术角度进行欣赏外,还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618jyw.com
直接宣扬劳动光荣的思想。不仅如此,在美术课的细节方面。比如在每节课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将桌面收拾干净,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及时清理,这些细节的要求,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了影响,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设计节日教学作业,指引学生学会感恩

有的人说:现在的学生很自私,不懂得感恩。这的确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不能怪孩子,形成这种结果与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学校教育都有关系。我在美术课中,抓住现在节假日较多,将节日的主题与美术课的内容结合起来,创造学生感恩的表达途径。比如父亲节,我让同学们欣赏罗中立的《父亲》,起初学生只是被画面的逼真所吸引,随着我对这幅作品的介绍,作者创作的背景及过程的讲解,同学们对《父亲》的理解更加深刻了,理解了父辈的勤劳与艰辛、执著与奋进,然后我让同学们写一句自己想对父亲说的一句话,并且以这句话为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送给自己的父亲。这样,学生有真情实感,创作一般都很顺利,作品要拿回家给爸爸看并写出评语,融洽了父子(女)关系,体现了亲情的无价。

五、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

在教材中爱护公物主题的美术教育课程不多,但我们可以在现有的课程中插入爱护公物的教育内容,比如在剪贴画、版画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不要损坏桌椅等。有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制度来约束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他们明白自己行为的不足,从而改正错误。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同时寓教于情境、情感、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从而在道德上受到影响。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陈桥中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