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新课程新课程下班级小组管理方式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4391 浏览:111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班级小组管理模式源于新课程改革和学校“352模式”的推广,源于“让学生主动发展”理念的推动。小组模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具体环节。
关键词:小组管理模式;实践中形成;基本原则
1671-0568(2012)36-0139-03
在高中普通班级中,每天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些场景:
场景一:早上没有人迟到,没有人不交作业,即使有人迟到,也是在惶恐、不安的心情中走进教室,因为他所面对的是小组同学略带指责、埋怨的眼神,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的行为给小组带来了不好的、实实在在的后果。
场景二: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下面各组就出现了相当热烈的讨论,要求回答展示时,齐刷刷地举起一片手,担心这个机会被别人抢去,当小组内某一个人回答或表达不完整、不理想时,其他人立刻站起来补充,因为这个回答或补充的机会意味着小组的积分会有新的增加,这样的课堂哪里会有人睡觉、哪里会有人心不在焉。
场景三:午休,当铃声还未响起,教室就已熄灯,并很快进入休息状态,无人迟到,也无人敢迟到,因为不能让小组受影响。
场景四:晚自习前,教室里早就打扫得干干净净,地扫了,垃圾桶处理了,黑板也擦亮了,工整地板书着今天时政播报的主要内容,负责播报的同学早就准备就绪。
这些场景就是实施班级小组管理模式以来,班级所发生的变化,让笔者这个班主任彻底从琐碎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而这一切都源于新课程改革和学校“352模式”的推广,源于“让学生主动发展”理念的推动。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系统中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工作计划的实施和活动的开展都要通过班级管理来实现。因此,班级管理方式是否得当是班级管理成败的关键,是课改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构建有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应成为班级管理的追求。通过三年班级管理的尝试,下面笔者就谈谈新课程下班级管理模式的几个观点。
观点一:在实践中形成班级小组管理模式,即小组模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在本届高一开始时,笔者仍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即班主任—班委会—学生个体,重点发现、培养几个得力的班干部,去承担日常的班级事务,但到了一学期快要结束时,学校开始了研究性学习,要求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因为是初次进行,感觉到研究性学习效果不理想,有点乱哄哄的。作为班主任,笔者突发奇想,何不把小组模式移植到班级管理中来呢?于是我尝试着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将得力的班干部转变成各组组长,由过去学生个体值日变成小组轮流值日,班主任只需要进行考核,检查组长的工作,由他去分配、组织、落实。这样,过去的班主任—学生的二级管理就变成了班主任—小组长—学生的管理,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试行一段时间后效果不错,学生参加的广泛度和积极性都提高了,笔者也变轻松了,于是三年就一直坚持下来,只是在小组人员局部进行了调整,且管理角色的职责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明确。
到了高二,学校“352课堂模式”大规模开始后,笔者就把小组管理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随着各项细节的完善,特别是评价体系的建立,这种模式逐渐清晰、明朗起来,成为了一种在新课程下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观点二:小组模式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性原则。

3.社会化原则。

在传统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618jyw.com
的班级管理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统治者,大小事务都是老师说了算,学生是被动的,很少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力与机会,新课标强调以人为主体的理念,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能力,而这些因素也就必然冲击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无论尝试建立哪种新的班级模式就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的广泛性和性原则。
而社会化原则,也可以称之为集体化原则,即在小组模式中淡化个人意识,强化集体意识、协作意识,无论哪方面的评价,奖励加分还是惩罚减分,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用小组这个集体去制约、左右、影响或拓展个人行为,通过培养小组意识来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的行为直接影响小组的综合评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个人主义。
观点三:形成小组管理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具体环节
1.合理分工,特别是各种角色分工是实施小组管理、学习的前提条件。班级小组的建立是在班主任熟悉、了解班干部能力、学习成绩、学生个体性格甚至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基础上,将男生、女生;不同成绩基础、不同性格的人组成一组,形成互补。基于这个原则,笔者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每组8人左右,在班级管理上每个小组从周一到周六各负责一天,将得力班干部(也是大家认同的)分配到各组担任组长,再由他将成员组织起来,分别确立本组的学习、环保、纪律、宣传等组长,全组成员一起共同确立各组的名称、口号和奋斗目标,完成了小组前期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
2.有效地围绕某一任务或主题开展合作是小组运行的必要条件。建立小组后就要有目标、有任务、有活动,只有通过具体活动才能锻炼个人,提高意识和素质,说教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笔者将小组活动分为班级日常管理、合作学习和合作成果展示三大方面。
(1)班级管理前面已涉及到,就是将每日常规中的环境卫生、考情记录、填写班级日志、两操、午休、时政播报等内容全部打包给一个小组承担,每组各负责一天,组内分工每周轮换、交叉。而班组合作学习则是主要体现在我们学校的“352模式”的建立、实践中,各组同学面向而坐,围绕教师提供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探索性问题展开,可根据教学内容分为课前学案完成、课中合作探究、课后合作复习进行,把“不求每个人成功,但求每个人进步”作为一种尺度和目标。
(2)合作成果展示则是面向全班或其他班级展示小组合作的内容、成绩等,在注重课堂分享的基础上,还要将成果以具体方式记载、呈现出来,交流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在班级制作塑料展板,轮流展示各组的演讲稿、总结、绘画、美文、相片或图片,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增加以后高中生活回忆的幸福感。3.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小组管理模式维系、持续并取得效果的关键。建立小组、开展活动这都不是很困难的事,困难的是如何持续保持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对此,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将上述小组无论是班级管理、课堂合作还是成果展示的结果用一个分数量化体系表现出来,即许多人常用的加减法,其出发点是把个人竞争变成小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无论个人取得的是成绩还是失误,一律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再来划定小组等级,在班委会讨论意见的基础上,采纳网上斗地主的规则,将小组等级划分为“包身工、雇农、贫农……到帝王”22个等级,每十分晋级一级,无论是值日还是学科课堂表现,只要有良好表现一律予以加分。如有迟到、作业完成不理想,甚至小到课桌上物品摆放不合理等也都可以作为减分的依据。加减分的权力掌握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手中,这样个人表现直接影响到小组的评定,从而使评价重心由鼓励个人进步转向小组进步,让同龄人的评价去约束、影响学生个人的价值取向。
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调控能力是小组模式取得效果的保障。在小组模式下,尽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调控、驾驭能力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要细致观察和了解小组的运行状况,及时提供干预和指导,使小组活动顺利开展,要给予及时、恰当的表扬。而当小组之间、小组内部出现矛盾时,则要给予及时帮助和调整,尤其是做好组长的坚强后盾。其次是对每小组的表现要给予及时、公正的评价,加分要及时,减分要合理,做到公开严明,而当课堂合作中探究思维受阻时,科任教师还要亲自参与小组活动,帮助排除障碍,使探究能够延续下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的工作量并没有真正意义地减少,而是增多,检查评价的时候多了,排除解惑的时候多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这一模式的应有效果。
一些反思:
1.班级管理模式可以不采取小组面向而坐的方式,传统的座位轮换不会对它产生太多的影响,但小组合作课堂探究模式受座位影响制约。
2.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时因活动时间有限,合作不充分。有时我们着眼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小组活动未留足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合作探究停留在表面而无法深入,长次以往会削弱小组合作的兴趣,所以老师在引导探究时,要注意主题的开放性、针对性,题目不易过大、过宽,要做好课前学案的铺垫工作。
3.班主任要加强与科任老师之间的沟通,力求评价标准的统一。在上述小组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一个班级中的个别老师加分过宽,无原则加增奖励,得来太容易,使学生丧失了对分数的追求动力;个别老师减分过严,把它作为惩罚,一点小错却扣分过多,失分容易,有的小组甚至出现负分,给小组同学带来了失败感。所以要借助班级教导会这个平台,摘自:毕业论文题目www.618jyw.com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加强合作、交流,力求评价标准的统一。
班级管理是一门爱与智慧的艺术,一分春华,一分秋实,在新课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扮演好班主任这个角色,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