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助推拓展阅读,助推单元学习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5260 浏览:165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拓展阅读的推进,由于结合学习内容,用时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对课内学习起到推波助澜之功效。笔者认为,在适当时间,采用适当的方式,推荐适合的拓展内容,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存在问题

1.拓展阅读的无序化

教师缺乏明确的课程意识,常常率性而为。以苏教版小学语文11册教材为例,第一单元教学,教师常常凭着教学的本能,推荐一部分诗句,学生什么时候读,读到什么程度,则没有明确的要求。这样的拓展,因为没有预期的目标,常常如蜻蜓点水,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流于形式的拓展无疑加重了学生负担,常常导致事倍功半。

2.拓展阅读的层叠化

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应拓展、补充,仅是注重了数量的积累,没能从思维的广度、语言的高度进行质的提升。如第二单元教学,教完《最后的姿势》后,即提供了大量地震中的英雄人物事迹。而这些事迹,常常由于宣传的需要,有的过于脱离学生实际。学生阅读这些文字,仅是多储存了一些英雄肖像,很难在语言积累、情感熏陶方面有实质性的发展。

3.拓展阅读的肤浅化

所谓“拓展”,很多教师常常定义为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如学《轮椅上的霍金》,则要求提前搜集霍金的生平,学完则推荐阅读《时间简史》。这些都无可厚非,但结合单元教学进行的拓展阅读,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文本的内涵,把握教学的深意,使教学内容以更丰满的形象出现在儿童面前。

二、解决对策

(一)把握重点,以读促情

十一册第一单元教学,仅凭文本提供的几个爱国故事、人物形象,远远满足不了学生被激起的学习。因此,应该补充爱国诗篇,以进一步丰满古今中外爱国群体,让炽热的爱国情怀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冲击。

1.丰满教材提供的人物形象

结合课文补充作者其他的同时期的作品,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前应该推荐《春望》。《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与“安史之乱”有关,按写作时间,《春望》在前,表现了战火绵延时诗人满心悲愤的情感。通过诵读,了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爱之切、忧之深,进而更真切地体会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的“喜之狂”。学生也通过这样的组诗认识到杜甫的血脉总是随着国家的命运跳动,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圣。
学完陆游的《示儿》后,可以补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抗敌复国是陆游诗歌中反复强调的主题,他渴望以身报国,但壮志难酬,所以他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学生读着火热的诗句,能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赤诚,情感也会被深深震撼。

2.丰满教材试图构建的人物群体

除了补充相应的诗歌以丰满教材提供的人物形象外,还应该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构建一个丰富的爱国群体。
从诗至词到古文再到近代诗的递进,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能激起他们阅读的。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破阵子》、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还有近代诗中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些文字或深沉、或悲壮、或激昂,无不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愫,读着这样的文字,谁能不为之动容?
这些洋溢着生命的作品是以何种方式融入学生的生活?我选择读。
(1)通读
晨间读。我利用一周时间指导学生朗读推荐的诗歌。我把这周定为爱国周。每天一首,不提要求,全凭兴致。当手捧这些火热的诗篇,学生情不自禁地放开喉咙,尽情朗诵。
(2)诵读
在读熟的基础上,教给朗读的技巧,比如吟唱。为了进一步激发兴趣,我采用了表演读的形式。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精心准备。全班以汇报表演的方式编排了一场爱国诗歌诵读活动。音乐的渲染,串联词的编写,学生的诵读,爱国的诗歌,爱国的诗人,爱国的情怀就这样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灵,久久萦绕。

(二)抓住特点,以写促悟

优秀的文学语言,仅是泛读,有一些触动,还不能达到补充阅读的目的。教师应根据单元学习的需要,有目的地补充文章,找准训练点,借住小练笔,潜入文本内核。
十一册第二单元《最后的姿势》以通讯报道的方式,塑造了一位大难当头舍生忘死、全力护住学生的谭千秋老师的光辉形象。地震中涌现出不少英雄,许多教师会选择补充另外的英雄故事给学生。但能不能从另外的角度引领学生揣摩人物内心,从而捕捉人最真实细腻的情感?我想到了特级教师孙剑锋执教过的《凄美的放手》。孙老师组合的这两篇文章叙写的都是妻子的放手,一个是随丈夫共同赴死,一个是让丈夫新生。一个是为了曾经的相守,一个是为了更多的孩童。感人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还有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简单的叙述故事之后,有大段的内心独白,独白中的语言极尽浪漫和诗化。
同样采用美文推荐的方式,瞅准一个空隙,发放、阅读。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展示、评价。
如何与所学文本进行对接?我选择了《船长》这课。
《船长》描述了危难关头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自救、最后以身殉职的故事。在品读了船长如何组织救援工作后,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语句“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设计了这样的练笔:“我们目送着船长慢慢沉入大海,用心倾听船长的心声,他似乎在说:”
学生尽情表达:
我亲爱的妻儿,作为船长,生死关头,我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船上60人全部生还,我问心无愧。可是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我有着深深的愧疚。原谅我,今后不能照顾你们。现在,我即将离去。你们一定要好好生活下去。别了,我永远爱着你们!……
这样的练笔,巧妙架起了文本与拓展阅读之间的桥梁,使所读为我所用,学生从《凄美的放手》获得的语感训练迁移到了《船长》这课,读懂了船长内心的不舍、大义,使这个英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有血有肉。
针对文本的特点,教者可以选择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文章,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立体地认识文本,走进文本深处,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丰富体验,以情生情

十一册第三单元中《轮椅上的霍金》一文,课文第三节描述的是命运对霍金的残酷。但是,这节的描写,读起来有些拗口,学生也不是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们毕竟还小,生活中的磨难太少。事实上,要走过这段坎坷,经历这一系列打击然后爬起来前行,这需要难以想象的勇气和毅力,霍金做到了。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艰辛?我选择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作为21岁的年轻人,突然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得了高位截瘫,史铁生一时难以承受。文章写道:“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学生读着这样的文字,自然能体会命运的残酷。这种情感再迁移到霍金身上,那么,学生对霍金的认识就不仅停留在字面上,对后来霍金用一颗感恩的心活着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教学完本课,我推荐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作品,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认识到人生总会遭遇不同的坎坷,以一颗乐观的心活着,总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这样的拓展才与本单元教学主题密切配合,互为映衬,拓展才有生命的活力。
总之,教师要有单元教学的意识,用自己丰富的阅读积累、感悟体验,适时为学生补充、推荐,让经典美好的文字成为课堂教学高效的保障、有力的延伸,让适当的补充阅读成为单元教学有力的助推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