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意蕴《祝福》一文悲剧意蕴强化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6466 浏览:220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的小说《祝福》正是一部反映祥林嫂一生悲剧命运的作品。小说借助祥林嫂这个勤劳善良的年轻妇女努力求生却痛苦地走向死亡的遭遇,深刻揭示出礼教的罪恶,把妇女解放这个沉重的话题摆在了读者面前,“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自小说发表之后,讨论其悲剧意蕴的论著佳作迭现,而鲜见有关意蕴强化的文章,所以不揣冒昧,写作此文,以求方家的斧正。
小说中,作者有意在多处对比映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祥林嫂的“求生”与“得死”

祥林嫂对于生活的欲求并不是很高,只要能够养活自己,她便满足了,“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而她又正值青年时期,“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再说,她又有强烈的求生,尽管饱受命运的折磨,以至沦为并不体面的乞丐,她仍然顽强地承受着。据此来看,祥林嫂是很容易也应该能够存活下去的,可最终在灵魂有无的煎熬中死去了,这就可见当时社会的罪恶。而滋生这种罪恶的现实土壤是:妇女无论是在人身自由还是经济地位方面完全依附于男子,几乎被剥夺了一切。祥林嫂的婆婆可以拿走祥林嫂的工钱并把她卖到山中,祥林嫂的大伯子可以夺走祥林嫂的屋子并将她赶走,正是这种暴力“把人不当人”,祥林嫂才会“想做奴隶而不得”。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618jyw.com

二、祥林嫂未死于不幸命运却重伤于社会舆论

鲁迅先生在《杂感》一文中慨叹:“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鲁镇的民众,正是鲁迅所讽刺的“孱头”。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丧夫又丧子,它带给祥林嫂的是深深的伤痛,却并没有让祥林嫂心灰意冷。从前后几次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真正戕害祥林嫂的是不公正的社会舆论。在“再嫁”这件事情上,鲁镇的人众口一词,将矛头指向祥林嫂,却不顾及卫老婆子所说的一桩事实:祥林嫂是被她的婆婆和小叔子强行卖到山里的。即便知情者如四婶,善良者如柳妈,也不肯替祥林嫂辩护。对礼教的破坏者无人谴责,对被像商品一样出售的祥林嫂却肆意嘲弄,大加挞伐。民众的怕强凌弱,表露无遗。就是这种不公正的舆论,使祥林嫂的精神日趋消沉而最终崩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礼教的虚伪性。

三、“我”的同情与众生的厌弃

在小说中,只有“我”这个自外而来的人——一个受新思潮影响的青年,才给予祥林嫂些许的同情与关注,扫视其他出场的各色人等。诚如作者所言,早将祥林嫂“弃在尘芥堆中”,视作一个“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镇上的女人拿她的悲惨遭遇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填补空虚的心灵;四婶一家看重的是她过人的劳动能力。而当失去这些功能之后,她便遭到无情的抛弃。在传统观念中,人一死百了,可四叔连她的死也不愿放过。民众表现得何其冷漠。小说透过这一比照,揭示出民众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凸显出思想启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祥林嫂下意识的顺从与不自觉的反抗

小说中,祥林嫂的表现是矛盾的:一方面,她在抗争,逃到鲁镇,被卖之后“闹得厉害”,就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她对传统思想又是认同的,听从柳妈的建议去捐门槛,对嘲讽采取静默的态度,即是例证。这种矛盾的行为,如果从动机上来分析的话,不难得出结论: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只是祥林嫂想要更好地生存下来的手段,就如阿Q的偷东西与进城打工一样,只是为了求生,因而是下意识的,并不自觉的。可不管她怎么做,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在这里,个人的努力显得微乎其微,而社会环境却主宰了一切,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现实!无怪乎“我”决计“明天要离开鲁镇了”,这里实在让人窒息。

五、祝福的“乐景”与惨死的“哀情”

作者安排祥林嫂在“祝福”之夜死去,是大有深意的。对祥林嫂而言,三次祝福夜的遭遇浓缩了她一生的浮沉,预示了她今后的归宿,天地虽大,却无处容身。饥寒交迫,身心俱困,死亡对她实在是一种求之不得的解脱。生前尽遭白眼,只有老六与阿毛给予过她一点温情,故而她是怀着与亲人团聚的热望询问灵魂问题,可“我”连她这一点点可怜的希望都剥夺了。祥林嫂死得实在是太凄惨了,而外面的世界是:家家忙着祝福。本应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然而人在这里却连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了,这是不能不给予谴责的。可又不能像《记念刘和珍君》中那样直斥“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故而用反讽的笔法,在文末描绘了一幅祝福的美好场景,以表现自己沉痛的心情,与《红楼梦》中黛玉之死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润仓甘肃省庄浪县第一中学7446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