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记叙文中考记叙文阅读解题新探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8927 浏览:340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考记叙文命题有两大趋势:一是注重整体感知。即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为重点,同时突出考查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二是重视独特体验。即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特别注重以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开放性”试题的考查。
针对这个命题趋势,我们可以进行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一、 学会整体感知选文内容,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

中考记叙文阅读的第一步是整体感知阅读材料,提取文章的相关信息。如果是写人叙事类的记叙文,我们可以从情节、人物、环境这三方面来感知。

(一) 浏览文章,理清故事情节。

情节是指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有互相关系和矛盾冲突所构成的一系列人物活动和生活事件的演变过程,它往往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没有恰当的情节,人物性格就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抓住了情节,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做题之前,要先浏览文章内容,迅速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中考题目设置中也经常会出现此类题目: 2012年哈尔滨卷《母亲的心》第15题: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1—9段的主要情节:“我想吃螃蟹—(1) —(2) —母亲捞起螃蟹—(3) 。文章正是以螃蟹为线索,通过“我”想吃螃蟹、母亲翻找螃蟹、母亲发现螃蟹、母亲捞起螃蟹、母亲放下螃蟹这一系列的情节构成文章的内容,刻画了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二) 细读文章,感知人物形象。

在叙事性作品中,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目的是要借作品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这思想、情感往往就是作品的主题。只有把握住主要人物的性格,才可能会触摸到作品的主题,体悟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近年来中考语文卷中除继续保留了探究作品主人公是谁这方面的题目外,更多的题目是对主人公进行分析评价,如2012年河北卷《儿时的恶作剧》中第21题:从选文内容看,儿时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012年河南卷《桥在水上》中的第11题:文中的那个中年妇女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 精读文章,揣摩环境作用。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题材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注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内容进行准确答题。所以各地中考题中也有许多关于环境描写的题目。2012年黄冈卷《青花瓷瓶》第32题:小说开头的雪景描写很精彩,请问: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2012年福州卷《点燃一个冬天》第18题: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以上三点是针对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中写人叙事类作品的审题答题要求的,如果是非写人叙事类作品,也要首先做到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做到准确概括文章要点。比如2012年南昌卷《槭树下的家》第15题:“我”在夏日的清晨听到了哪几种声音?这些声音各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同样体现了记叙文阅读的整体感知的要求,所以在做记叙文时一定要做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迅速提取出文章的关键信息,为答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仔细读懂题目内涵,关注题目自身要求。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基本思路,准确概括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考生还须读懂每道题的意思。只有弄清了题目内涵,关注到题目自身的要求,才能有的放矢正确答题。

1. 仔细审题,提炼出题目中的考点。

中考记叙文常见考点有:分清文章要素、线索、顺序,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能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由此可见,中考记叙文阅读涵盖面大,考点多,考生要善于从题目中提炼考点,并能结合知识储备准确答题。如:2012年沈阳卷《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的第18题:请简要答出选文第15段划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这一道题中就涉及到两个考点:(1)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2) 运用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

2. 认真读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中考试题一般比较严谨,不容易出现语意含糊或超出考点范围的题目。考生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再联系文章内容正确答题。请看2012年武汉卷《美丽的邂逅》的第15题:读第6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4分)做这道题前就该要注意到题目这样几个关键词:(1) 要说出的是作者“掩卷沉思”的情感。(2) “哪些情感”肯定不止一点,至少要答出两点;(3) 不仅要答出哪些情感,还要一一说出情感产生的原因,这个要求一定要注意到,只有把这几点考虑全面了,这道题才能算回答到位。

3. 留心分值,注意题目中的提示语。

中考卷题目设计时会设置得分点,阅卷老师就会按照得分点打分,因此,考生要做到思维缜密,答题全面。有时,如果从题目中看不出答题得分点的话,也可以换个角度,从分值上揣测答题要点,从而确保不失分。如2012年北京卷《白梅无价》第17题: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包含感情,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分赏析(不超过150字)(7分)。这道题的比分是7分,那么答题时应该揣摩到这样几个得分点:描写句的举例1分;分析2分;议论句举例1分;赏析2分;字数合适语句通顺1分。
审题时不仅要注意比分,还要注意题目中的一些提示性的词语,如:2012年上海卷《第一声喝彩》第26题:结合上下文,合理想像,从肖像、语言、动作描写中任选两种方法 ,补写第3段“女主人很吃惊”的情景(80字左右);天津卷《清秋书简》第20题的第文章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分析;重庆卷《春光美》的第13题: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里的“任选两种”、“ 80字左右”、“哪些源于:论文集www.618jyw.com
角度”“ 除了景色美之外”给了学生答题的范围及要求,如果能把握住这些提示性或限制性的语言,答题就不容易失分了。

三、 关注中考记叙文题型,熟练掌握解题技法。

记叙文的常见题型主要涉及内容、技法、语言这三大类,现结合2012来中考试题逐一谈谈这些题型的答题技巧:

(一) 概括文章内容,把握作品主题类。

(1) 寻找文章线索,概括文章内容。
理清文章的线索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那么如何找到线索呢?
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或者与线索关系密切,如《枣核》;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或者抒情性语句,这样的词语或者句子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找到文章线索后可以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句式组织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其中,“准确”、“清楚”、“简洁”是概括课文内容的三大基本要求。请看2012年哈尔滨卷《母亲的心》第15题: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1—9段的主要情节:“我想吃螃蟹—(1)
____—(2)____—母亲捞起螃蟹—(3)____。这道题已经告诉我们文章的线索是“螃蟹”,那么可直接根据上面提供的方法,概括文章的内容为:“我”想吃螃蟹、母亲翻找螃蟹、母亲发现螃蟹、母亲捞起螃蟹、母亲放下螃蟹。
(2) 分析人物形象,提炼作品主题。
文学类作品往往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表现作品主题,而从文中找出关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提取出关键词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提炼作品主题的题目在2012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中随处可见。如:2012年黄冈卷《青花瓷瓶》第33题:当铺老板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当铺老板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012呼和浩特市卷《水饭》第16题:本文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表现了胡适先生的母亲怎样的品性?
这类题目只要熟练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再结合特定语境,把握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应该不成问题。不过,如果要写出作品主题的话,还应该注意主题表达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或者“描写了……,介绍了……,通过……),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揭示……等。如2012年杭州卷《像蒲公英一样生存》第14题:请简要指出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这其实就是让考生提炼作品主题。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套用上面格式答题:借助对“蒲公英”的描写,告诉人们做人要像蒲公英一样,在面对诱惑和浮躁的社会时,要平和而又积极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如南宁卷《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第25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题。套用格式可以答为:文章通过对放蜂人善待蜜蜂、怜惜蜜蜂的叙写,表现了蜜蜂酿蜜的艰辛和食蜜的稀少,抒发了对蜜蜂那种勤劳执着、无私奉献精神的钦佩之情。
(3) 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感受。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关键句子的感悟能力。常见题型是: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解答这方面的题目一是要注意紧扣阅读材料;二是注意准确的理解,避免表面化和偏颇;三是联系实际,合理想像,表述简明。如2012年攀枝花卷《燃烧的月亮》的第19题:研读全文,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悟。做这道题时既要结合文意,还要注意从自身的角度谈感悟。答案示例:(1) “美得夺目”的月亮是在“故乡”感悟到的,所以要热爱家乡,热爱自然。(2) “燃烧的月亮”美得夺目,所以要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美。(3) 盈亏交替,恰到好处,所以要理性对待生活中的起伏盈亏。

(二) 了解问题形式,分析作用技巧类。

这一类别中的常见题型有:标题的作用;文中句子的作用分析;写作技巧的使用。
(1) 标题通常有以下作用:① 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② 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③ 形式新颖、吸引读者;④ 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套用公式,要联系文章的内容灵活处理)。如2012年临沂卷《流泪的蓑衣》第21题:文章以“流泪的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以从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这就可运用作用的知识来作答:(1) 使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2) 蓑衣竟会流泪,题目新颖富有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 起到了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
(2) 语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的说:起始段的作用有:① 引起下文;② 开头点明故事所要描写的对象;③ 照应文章的标题;④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⑤ 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中间语段的作用有: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推动情节的发展。③突出人物某种性格,表现主题。结尾段的作用有:① 总结全文;② 照应前文;③ 照应文章标题;④ 阐释全文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⑤ 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启迪读者进一步思考。2012年苏州卷《快手刘》第18题:小说第6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通过仔细分析,可得出这样的答案:承起上文,交代了“我的离开”,收束了对快手刘的回忆;引出下文,为再次见到快手刘做铺垫。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快手刘的人生际遇将发生改变。
(3)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烘托、伏笔、照应等,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如果能掌握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了解其作用,对答题能有很大帮助。
2012年包头卷《奶奶与父亲》第14题:这篇文章中转引的故事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用意?(答案:运用对比,儿子落水,不会水的母亲下水施救,母亲落水,年轻力壮的儿子仅伸出扁担施救;用意在于自然引出故事的主旨: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仅扁担长。)

(三) 理解句子(标题)含义,品味精彩词句类。

语言类的题目因为能很好体现“语文味”,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受各地中考命题者青睐。常见题型有:理解句子(标题)含义;体会词语的作用;赏析精彩词句。
(1) 句子(标题)含义的理解
句子(标题)含义的理解是建立在对文章主题的正确把握的基础上的,文章的主题把
握了,再联系上下文就能正确作答这类题目。如2012年福州卷《点燃一个冬天》第20题: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运用前面的答题方法,就可以答出:(1) 表层含义是学生们送的木炭能满足孙老师夫妇一个冬天取暖的需要;(2) 深层含义是:爱心使孙老师夫妇和学生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618jyw.com
感到温暖。
(2) 体会词语的作用(好处、妙处)
句中加点的字好在哪里?这种题目往往有一定的答题套路:① 动词生动表现人(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② 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2012年沈阳卷《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第17题:请简要分析选文第6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这种题目套用上述答题套路就可以这样表达:“非常快”的意思,生动表现出母亲找到母亲找到“我”之后的放心和急于继续劳作的心理。
(3) 赏析精彩的句子。
赏析句子类的题目大多从修辞角度来考虑。关于修辞的类型和作用,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请见下表:
2012年嘉兴卷《我的母亲》第9题(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只要能抓住句中的修辞手法反复,结合文章理解其作用,很快就会给出“反复;强调了作者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的答案。
尽管各地中考记叙文的题目千差万别,但其考点和考试题型有很强的规律可循。只要我们认真读书,加强积累,把握复习技巧,进行一定量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做题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到游刃有余。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